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3-17
医疗事故鉴定是指由医学会组织临床医学专家和法医学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运用医学、法医学等科学知识和技术,对涉及医疗事故行政处理的专门性问题进行检验、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结论的活动。
医疗事故鉴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医疗事故鉴定结果可以作为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纠纷的依据,帮助双方在争议中找到公正的解决方案。
医疗事故鉴定结果是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医疗纠纷案件的法定依据,可以帮助卫生行政部门做出合理的处理决策。
医疗事故鉴定结果也是卫生行政部门作出行政处罚的法定依据,可以帮助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对医疗事故进行处罚。
医疗事故鉴定结果在诉讼中具有证据作用,可以帮助法院判断医疗事故的责任和赔偿范围。
医学会对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受理条件有一定规定:
不符合受理条件的申请,医学会将不予受理,并需说明理由。以下情形之一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申请,医学会也将不予受理:
当事人一方直接向医学会提出鉴定申请的情况下,医学会将不予受理。
如果医疗事故争议涉及多个医疗机构,其中一所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医学会已经受理该鉴定申请,其他医学会将不再受理。
如果医疗事故争议已经经过人民法院调解达成协议或判决,医学会将不再受理该鉴定申请。
如果当事人已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除非司法机关委托医学会进行鉴定,否则医学会将不予受理。
对于非法行医造成患者身体健康损害的情况,医学会将不予受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申请。
除以上情形外,医学会还将根据卫生部的其他规定来确定是否受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申请。
医疗机构在提交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申请时,需要准备以下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