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行政责任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责任 > 医疗事故行政责任法律知识

医疗事故行政责任

点击数:25 更新时间:2024-11-21

 
134522

卫生主管部门的权力和职责

各级卫生厅(局)是各级医疗单位的行政主管部门。其职责包括确定各级各类医疗单位及医护人员的最低资格条件和遵守的规则和要求。此外,卫生主管部门还拥有调查、调解、裁决和处罚医疗纠纷的权力。

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的关系

根据行政管理法律关系,卫生主管部门是行政主体,各级医疗单位是直接行政相对人。而患者在医疗纠纷中则是利害关系人。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单位的行政管理必然会对其产生影响,使其成为间接相对人。

医疗纠纷的处理程序

在实践中,由于畏诉和对诉讼经济的考虑,患者及其家属通常会选择向卫生主管部门投诉,要求调查和鉴定医疗纠纷。在调查和鉴定后,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纠纷的性质和赔偿数额,主持医患双方的调解。如果调解失败,纠纷可以转由司法机构依法处理。

行政处罚的种类

根据《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执业医师法》,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对医疗单位和直接责任人进行行政处罚。这些行政处罚主要包括财产罚、行为罚、申戒罚和行政处分。

1. 财产罚:对违法行医导致的医疗纠纷,可以给予医疗单位罚款或没收财产。

2. 行为罚:对于严重违反《执业医师法》或医院管理混乱导致的医疗纠纷,卫生行政机关可以暂扣或吊销直接责任人的医师职业证书或护士职业证书,暂扣或吊销责任医疗单位的行医许可证。

3. 申戒罚:对于医疗单位管理不善导致的医疗纠纷,可以给予警告、通报批评或限期改正等措施。对于医师责任较轻的情况,可以给予警告或责令暂停执业活动。

4. 行政处分:对于直接责任人或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医疗纠纷中负有责任的情况,可以根据责任大小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行政处分。

医疗事故的行政处分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的规定,对于造成医疗责任事故的直接责任人员,医疗单位应根据事故等级、情节轻重、本人态度和一贯表现,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一级医效事故可以给予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开除留用察看、开除等处分;二级医效事故可以给予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处分;三级医效事故可以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处分。

对于造成医疗技术事故的直接责任人员,医疗单位应责令其作出书面检查,吸取教训。情节严重的情况下,也可以根据《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第20条的规定,酌情给予行政处分。

需要注意的是,行政机关对有独立法人地位的事业单位人员进行处分的权力尚待商榷。

延伸阅读
  1. 医疗机构应承担行政责任的情形
  2. 医疗事故的行政责任是指什么
  3. 医疗事故中的行政责任
  4. 医疗事故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5. 医疗事故有几种行政责任

医疗事故责任热门知识

  1. 行政法的特点
  2. 医疗过错的法律责任及相关法律法规
  3. 案情回顾
  4. 医疗纠纷行政处罚的分类
  5. 关于***诉陕西***医院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的医疗事故鉴定意见
  6. 医疗事故罪的刑事构成与量刑标准
  7. 行政处罚的分类
医疗事故责任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