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医疗器械行政处罚的种类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责任 > 医疗事故行政责任法律知识

浅析我国医疗器械行政处罚的种类

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3-10-12

 
134518

医疗器械行政处罚的种类

一、警告

警告是指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或不履行法定义务的当事人做出的谴责或告诫。警告适用于情节轻微或未构成实际危害后果的违法行为,适用于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例如,对于生产不符合标准的医疗器械、使用不符合规定的医疗器械或从无合法资格企业购进医疗器械、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的等违规行为,可以给予警告的行政处罚。

警告是一种要式行政行为,应以书面形式做出。警告处罚决定书必须指明行政相对人的违法行为,并向本人宣布后送达本人。

二、罚款

罚款是指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主体依法强制违反法律规范的行为人在一定期限内向国家交纳一定数额的金钱的处罚形式。罚款是通过征缴行政相对人一定的财物使其在经济上受到损失从而实现教育、惩戒的目的。

在实施罚款的行政处罚时,要注意做到过罚相当,不滥施罚款处罚,并与罚金的用语上进行区分。

三、没收违法所得

没收违法所得是指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主体依法将违法行为人违法所得收归国有的处罚形式。违法所得包括违法生产、经营活动获得的货币收益、实物收益和实际存在的债权。

四、没收非法财物

没收非法财物是指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主体依法将违法行为人的非法财物收归国有的处罚形式。非法财物包括违法者用于违法活动的货币、违法工具、物品和违禁品等。

在没收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时,必须确保只没收行政相对人的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并且有确凿的证据,且程序合法。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所得和合法财物不能被没收。所没收的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的拍卖、处理款必须全额上缴国库,不得私分、截留,对物品不得随意毁损。

五、责令停产停业

责令停产停业是指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主体责令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政相对人停止生产经营活动或其他业务活动的处罚形式。

责令停产停业具有以下特征:1.它是剥夺行政相对人某种行为能力的处罚,例如责令停止生产或经营未取得产品注册证书的医疗器械。2.它是附条件的处罚,要求在规定的期限内达到要求才可恢复生产经营或其他活动。3.它是一种较为严厉的行政处罚,实施时应当按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进行听证程序,以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延伸阅读
  1. 交通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时间
  2. 行政处罚决定书的有效性问题
  3. 关于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规定
  4. 劳动监察与劳动仲裁的权力与职责
  5. 行政处罚法规定的行政处罚权限

医疗事故责任热门知识

  1. 行政法的特点
  2. 医疗机构应承担行政责任的情形
  3. 知情同意书的法律效力及法律责任
  4. 案情回顾
  5.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的程序
  6. 关于***诉陕西***医院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的医疗事故鉴定意见
  7. 医疗事故罪的刑事构成与量刑标准
医疗事故责任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