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民事责任构成要件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4-01-30
我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条规定和医疗事故民事责任构成要件
医疗事故的定义
根据我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条的规定,医疗事故是指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医疗事故的行政责任构成要件
对于医疗事故的行政责任构成要件,首先需要判断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妥当。判断标准包括主体适格性、内容合法性和合理性、程序合法性,以及是否超越职权或滥用职权等方面的内容。只要不符合上述标准,即使没有造成损害结果,只要发生了行政行为的程序违法、内容欠妥、或存在超越、滥用职权等情况,该具体行政行为就是违法的。因此,该具体行政行为可以依法被撤销、变更或宣布无效,相关行为人或机关将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
医疗事故的民事责任构成要件
关于医疗事故的民事责任构成要件,目前学术界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四要件说",即民事责任构成要件包括违法行为、损害后果、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行为人的主观过失。另一种观点是"五要件说",认为构成要件包括严重的不良后果、有违法行为、违法行为与不良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主观上有过失,以及责任主体为医疗单位。
医疗事故的行政处理与民事赔偿
作为行政法规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不仅规定了医疗事故的行政处理,还涉及了民事赔偿。因此,对医疗事故概念的界定实际上也是对医疗事故行政责任与民事责任构成要件的界定。通过对医疗事故的行政责任构成要件和民事责任构成要件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医疗事故的性质和相关责任的界定。这对于正确处理医疗事故、保护患者权益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