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担医疗事故民事责任应具备怎样的条件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责任 > 医疗事故民事责任法律知识

承担医疗事故民事责任应具备怎样的条件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3-10-30

 
134376
医疗事故是个很严重的事故,侵害了患者的权益。发生医疗事故后就应该有人承担责任,那么在承担医疗事故民事责任的承担方面需要具备怎样的条件?现在就让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相关的法律知识来为你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承担医疗事故民事责任的条件

行为的违法性

首要且重要的条件是行为的违法性。在医疗事故中,违法行为可以是主动的违法行为,也可以是消极的违法行为。具体来说,指的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反了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等违法或违规行为。

有损害事实存在

虽然行为人实施了违法行为,但如果没有损害事实,就不构成民事责任,更不涉及损害赔偿问题。在医疗行为中,损害事实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反法律法规,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对公民的人身权利造成侵害的结果。这种侵害不仅包括对患者的健康权、身体权的侵害,还包括对其他法律所保护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的侵害。因此,医疗损害不仅包括患者身体利益的损失,还包括财产的损失(如医疗费、护工费等)和精神的损失。

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根据民事侵权法理论,只有行为与后果有联系,才应承担责任。在医疗事故中,因果关系指的是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的过失行为与医疗损害之间存在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也就是说,医疗违法行为是医疗损害发生的原因,而医疗损害则是医疗违法行为所造成的后果。确定事实上的因果关系是判断医疗过失行为是否是医疗损害结果的原因,而确定法律上的因果关系是确定医疗过失违法行为是否成为应对该损害后果负责的原因范围。因此,前者确定责任的成立,后者确定责任的范围。

行为人主观上存在过错

在医疗事故中,构成医疗事故民事责任的主观过错仅指医疗机构和其医务人员主观上是否存在过失。换句话说,只有在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危害后果的情况下,由于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虽然已经预见到,但出于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状态下,实施了违反法律法规的医疗行为,并导致对患者的损害事实发生,才构成医疗事故并应承担责任。
延伸阅读
  1. 医院漏诊应承担多少责任?
  2. 医疗事故鉴定结论与医疗不足的赔偿责任
  3. 医疗事故民事责任竞合的认定及其特点
  4. 工伤事故合作医疗能报吗
  5. 九级伤残上班一年后辞职有赔偿吗

医疗事故责任热门知识

  1. 医疗事故:患者挂错药物导致孕妇禁用药物注入体内
  2. 医疗事故的刑事责任
  3. 行政处罚重从轻处罚的情形
  4. 刑事附带民事伤残鉴定标准
  5. 非法行医犯罪与医疗事故罪的区别
  6. 医疗纠纷处理技巧:应变能力、策略攻心
  7. 医疗侵权纠纷中的法律适用问题
医疗事故责任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