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鉴定结论效力哪一方最大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鉴定 > 其它医疗事故鉴定知识法律知识

医疗事故鉴定结论效力哪一方最大

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3-12-27

 
134212
医疗事故责任在于谁的一方应该是要由相关机构进行鉴定,目前很多地方都有相应的鉴定能力,所以给出的鉴定结果也很多份,在这其中有权利最大的一方。那么,医疗事故鉴定结论效力哪一方最大?针对相关问题手心律师网小编做了详细介绍。

最高法院关于医疗纠纷的处理规定

根据最高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条第(八)项规定,对于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医疗机构需要证明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这一规定被视为对医疗纠纷中过错和因果关系的推定原则。

司法解释的效力

从法理上来说,最高法院对处理医疗纠纷的司法解释是关于民事诉讼程序的规定,其效力显然要比行政法规高。也就是说,《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效力比《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效力要高。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李*光在《突破民事审判新难点》讲话中指出:“医疗事故鉴定结论只是人民法院审查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是否作为确定医疗单位承担赔偿责任的依据,应当通过法庭质证。”、“是否构成医疗事故,不是认定医疗过失损害赔偿责任的必要条件”。否则,就是鉴定牵着审判的“鼻子”走,是鉴定人员代替法官行使审判权。

法官的审查权

根据《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规定,法官有权对鉴定结论进行实质性的审查,并可依据审判实践经验审查医疗事故鉴定人员、组织、程序及结论的合法性,作出自己的判断。对于经鉴定不构成医疗事故,或者构成医疗事故但认定承担部分责任的情况,法官可以依照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对医疗过错作出识别和判断,对医疗事故鉴定结论全部不予采信或部分采信。这就是司法认知原理在医疗纠纷案件中的应用。

医疗机构的赔偿责任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九条第二款规定,不属于医疗事故的情况下,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然而,这一规定与《民法通则》相抵触。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第二款的规定,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这是我国民法确立的对侵权行为造成损害予以救济的基本原则,也是法治社会对人权提供的最基本的法律保障。因此,《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作为行政法规,不能与民法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针对上述问题,《北京青年报》报道,北京市法院在审理医疗纠纷案件中,对于五种虽然不构成医疗事故的情况,也将判决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①虽经鉴定不构成医疗事故,但经审理,认为医院在处理该病例时有明显的处理不当或者过失;②医院有修改病历的行为,造成鉴定结果不真实;③医院在治疗中由于使用了假药延误了患者治疗;④有证据证明对患者救治的医务人员本身没有合法资质;⑤医院没有对患者和家属尽到告知义务的。

医疗事故鉴定与医疗过错鉴定

医疗机构可以提出医疗事故鉴定,而患者则可以同时提出医疗过错鉴定。由于两种鉴定方法有差异,医学会只鉴定是否为医疗事故,使用卫生系统的标准;而医疗过错鉴定则按照法医鉴定的办法进行,它只认定有无不良后果、医疗机构有无过错、过错与不良后果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因此,同一个案例中,医学会可能认定不是医疗事故,而医疗过错鉴定可能会认定医疗机构负全部责任。

有专家建议,在鉴定渠道上不再区分医学会的“医疗事故鉴定”与司法鉴定机构的“医疗过错鉴定”,统一为司法鉴定机构的“医疗过错鉴定”。在适用法律上也应该不再实行医疗事故侵权损害赔偿纠纷适用《条例》,而是统一适用《民法通则》等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

法院对鉴定结论的采信问题

在法律适用现状没有改变之前,我们仍然需要考虑不同鉴定机构作出的鉴定结论相矛盾时法院如何采信鉴定的问题。根据世界各国医疗事故立法与司法实践,对于民事赔偿问题采用的最基本的原则都是“受害人有权要求加害人承担因其过失侵权行为造成的一切损害,从而使受害人恢复到如损害未曾发生的状态”。这不仅是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的原则,更是民法的基本原则。

根据我国《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在医疗纠纷中实行责任倒置原则,即医疗行为是否有过错以及是否造成损害,由医疗机构负责证明,因此医疗机构常常以医疗事故鉴定结论来证明自己没有过错。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该条例是为了正确处理医疗事故而制定的,并非为了处理所有“医疗纠纷”而制定。因此对于医疗纠纷而言,笔者认为,首先应当看是否是医疗事故,如果是,根据最高法院的意见,就应当适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如果不是,就应当适用《民法通则》。既然是医疗差错,医疗机构就肯定有过错,既然医疗机构有过错肯定是侵权行为,既然是侵权行为,医疗机构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延伸阅读
  1. 构成医疗事故的四个条件
  2. 医疗事故鉴定的必要性
  3. 医疗事故的定义和要件
  4.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不服的处理程序
  5. 如何确定医疗事故的等级和责任程度

医疗事故鉴定热门知识

  1. 医疗事故鉴定所需的必要资料
  2. 医疗过错的机构鉴定程序
  3. 申请医疗事故鉴定所需提交的材料
  4.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程序的启动方式
  5. 医疗事故鉴定条件及程序
  6. 医疗事故:寻求法律救济的途径
  7. 医疗事故鉴定的受理条件
医疗事故鉴定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