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刑事自诉案件的审理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文书 > 自诉状法律知识

浅谈刑事自诉案件的审理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3-11-16

 
125069
自诉是指被害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直接向法院提起的控诉形式。自诉案件是指被害人或者在特定情况下,由他的法定代理人向人民法院起诉,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它的法理依据是国家将这类案件视为主要侵犯公民个人权利的案件。自诉案件的范围,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有规定,自诉案件包括下列案件:(一)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严格审查自诉案件的立案关

立案审查是刑事自诉案件首先要经过的必要阶段,审查的任务是决定该案是否移交刑事审判庭,审查的目的既是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是保证法院审判工作的质量。

立案庭的工作职责

立案庭负责立刑、民、行政、执行等各类案件的立案审查工作。然而,由于立案人员较少且时间精力有限,仅依靠立案庭的力量要把好立案关存在一定困难。因此,需要刑事审判庭与立案庭协作配合,以确保立案关的质量。

立案人员经审查后,如果认为应当立案,刑事审判庭应参与审查;如果认为不应当立案,刑事审判庭应向当事人说明理由。

自诉案件庭前审查的必要性

把好立案关,才能保证所立自诉案件符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八十六条所列条件,案件的审理才能顺利进行。然而,有些情况是立案时审查不到的。因此,刑事审判庭承办人接手案件后,应立即审查被告人身份是否真实及其下落,指控被告人犯罪的证据是否充分,还有无其他共同致害人等。

自诉案件审理方式应灵活多样

自诉案件的法理依据是国家将这类案件视为主要侵犯公民个人权利的案件,因此,赋予被害人起诉权。被害人对于这种诉权可以行使,也可以放弃。因此,自诉案件具有一些民事案件的特征。

在审理自诉案件时,我们运用了民事案件的审理方法,给当事人留下处置权益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利用调解手段,让当事人互相谅解、化解矛盾,并解决了执行难的赔偿问题,创造了和谐的当事人关系。

对于自诉案件的调解,法律的规定较原则,这给承办人留下了较宽松的办案环境和发挥余地的空间。在查清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只要双方当事人愿意,不违背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法院对当事人自行达成的协议是认可的。

然而,很多当事人很难自行达成协议,往往需要法官的正确引导和耐心劝说。因此,办案法官需要深入领会法律的精髓,坚持公正的立场,并根据案件的具体实际情况处理案件。

大多数的自诉人是以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为手段,达到获得较高赔偿数额的目的。因此,自诉人积极追求调解,并以放弃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为前提。被告人为了避免被追究刑事责任,也希望达成调解。同时,我们考查被告人的经济状况和“人格可信度”,一般掌握的标准是,被告人签收调解书时至少支付大部分的赔偿款。

因为调解书一旦签收,双方当事人的关系就转化为纯粹的债权债务关系。否则,如果被告人拒不付款,自诉人不仅失去了追究其刑事责任的权利,还可能得不到赔偿款,这样自诉人权益就难以得到保护。

延伸阅读
  1. 刑事审判原则
  2. 刑事一审案件审判程序的具体内容
  3. 刑事诉讼申请再审条件
  4. 刑事附带民事判决生效后申请执行的时效
  5. 隐藏犯罪所得罪罚金如何判定

刑事文书热门知识

  1. 重婚案件的性质及处理方式
  2. 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起诉状
  3. 刑事上诉状的定义及意义
  4. 刑事自诉侵占罪的上诉状写法
  5. 信用卡诈骗刑事上诉状
  6. 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决书
  7. 动植物检疫失职罪辩护词:疫情认定与证据不足
刑事文书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