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12-22
上诉状是指在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中,当事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在法定的上诉期限内,向原审法院的上一级法院提出要求重新审理案件的书状。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只有具有法定身份的人才能提出上诉状,并且包括原告、被告、共同诉讼人以及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对于无行为能力的当事人,可以由其法定代理人提起上诉。
上诉状必须在法定上诉期限内书写并提交上级人民法院,才能产生法律效力。民事案件的上诉期限有两种情况,一是对判决提起上诉的期限为十五日;二是对裁定提起上诉的期限为十日。上诉期限从判决书或裁定书送达后的第二日开始计算。逾期提交的上诉状将不会产生法律效力。
上诉状的标题应明确标明为“民事上诉状”。
上诉状中应包括上诉人和被上诉人的八个要素,同时需注明其在原审中的地位,并用括号括住。例如:上诉人(原审原告人或原审被告人):张××,男,××岁......,被上诉人(原审被告人或原审原告人):鲁××,男,××岁……。在民事案件和刑事自诉案件中,提起上诉的一方将成为被上诉人。
在写事由时,一般使用以下语句:“上诉人因……一案,不服××人民法院 × 年×月×日××字第××号的民事判决(或裁定),现提出上诉。上诉的请求和理由如下。”通过这样的引导,可以顺利过渡到上诉的理由和请求。
上诉状的核心内容是上诉的请求和理由。上诉状需要针对原审判决或裁定中的不当之处提出不服的理由。在写作上诉状的这部分时,需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1) 关于事实认定:如果原审裁决在事实认定上存在错误,包括某些行为事实根本不存在、存在重大出入或缺乏证据等情况,需要提供确凿的证据来说明事实真相,并全面或部分地否定原审裁决所认定的事实。
(2) 关于定性、裁决和适用法律:如果原审裁决在事实认定方面没有错误,但在案件性质、罪名确定以及适用法律方面存在错误,需要运用法律理论进行论证,并引用具体的法律依据,指出原审裁决在适用法律方面的错误。
(3) 关于诉讼程序问题:如果原审法院在审理案件和最终裁决过程中存在违反诉讼程序的错误,包括是否应当回避、是否应指定辩护人、审判方式是否公开、审判组织是否合法等情况,需要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指出这些错误。在阐明上诉理由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诉讼请求,例如请求二审撤销、变更原裁决,或请求重新审理等。
在具体写法上,可以先引用原判决书或裁定书中不妥或错误的原文,或将原裁决的不妥或错误之处概括成一段话,然后有针对性地陈述理由来进行反驳。也可以以讲述理由为主,结合指明原审裁决的不当之处。
上诉状的结尾应包括三个内容:一是呈文或呈转对象。如果上诉状直接递交给二审法院,则写“此致××人民法院”;如果通过原审法院转交给上一级人民法院,则写“×××人民法院(原审法院)转送××人民法院(二审法院)”。
二是上诉人的签名和盖章。
三是具状年月日。
附项按顺序列出:上诉状副本×份,书证×件,物证×件。如果有证人,还需要写出证人的姓名和地址等信息。
上诉状的格式如下:
民事上诉状
上诉人(原审原告人或原审被告人):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职业、单位、住址。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人或原审原告人):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职业、单位、住址。
上诉人因 ××××一案,不服××人民法院于×年×月×日××字第××号刑(民)事判决(或裁定),现提出上诉。上诉的请求和理由如下:
————————————————————————————————————
————————————————————————————————————
————————————————————————————————————
此致
××人民法院
上诉人××× (签章)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