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5-02-06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案件的审判程序包括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评议和宣判。开庭是刑事案件审理的起始阶段,其主要任务是为实质审理做好程序上的准备。
法庭调查是刑事案件审判的核心阶段。在这个阶段,合议庭在公诉人、当事人、辩护人、代理人等的参与下,通过提供证据和对证据进行质证,当庭调查证据,全面查明案件事实,为法庭作出正确的裁判提供事实依据。
法庭辩论是指在审判长的主持下,控辩双方根据法庭调查中已经调查的证据和相关法律规定,就证据的证明力、被告人是否有罪、所犯何罪、罪责轻重、应否处刑和如何处罚等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理由,在法庭上进行论证和反驳的诉讼活动。法庭辩论既是控方揭露犯罪、证实犯罪的活动,也是辩方据理反驳控诉、维护被告人合法权益的活动。辩论的深入有利于法庭全面分析判断案情,也方便旁听群众深入了解案件真相和来龙去脉。
被告人最后陈述是指被告人在法庭审理结束之际,对自己被指控的罪行进行最后辩护和陈述的活动。这是被告人依法享有的重要权利,也是法庭审理的一个独立诉讼环节。被告人作为案件的当事人,案件的判决关系到被告人的切身利益。在作出判决前,给予被告人一次陈述的机会,听取他对案件的意见,既可以让被告人独立完整地陈述自己的意见,加强合议庭对辩护的印象,也可以弥补在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中辩护的不足之处。这对于法庭准确确认案件事实、正确适用法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被告人最后陈述结束后,审判长应当宣布休庭,合议庭进行评议。合议庭评议是指合议庭全体成员共同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和法律的适用进行全面的讨论,评定并作出处理决定的诉讼活动。评议的任务是根据已经提出的证据认定案件事实,并对案件作出处理决定,包括对附带民事诉讼和赃款、赃物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