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3-11-11
律师刑事辩护豁免是指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律师在庭审过程中所发表的举证、质证意见以及辩护、代理言论不受刑事法律追究的特权。具体而言,律师刑事辩护豁免包括以下内容:
律师刑事辩护豁免一般限于刑事诉讼活动中。这是因为在刑事诉讼中,控辩双方力量对比悬殊,律师在刑事辩护活动中承担较大风险,人身权利和诉讼权利更容易受到非法侵害。
根据国际通例,律师刑事辩护豁免只适用于律师的执业活动,而非执业活动中产生的刑事责任不能豁免。然而,律师的执业活动涵盖多个方面,如庭审活动、庭前调查等。那么律师刑事责任豁免是发生在庭审中还是庭审之外呢?根据多数学者的观点,律师刑事责任豁免实际上是指律师对其在庭审中发表的言论享有豁免权。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例如联合国《关于律师作用的基本原则》第20条规定:“律师对于其书面或口头辩护时发表的有关言论,或在法院、法庭或其他法律或行政机关面前作为职责任务发表的有关言论,应享有民事和刑事豁免权。”因此,仅将律师刑事责任豁免限于庭审言论豁免是不够全面的,无法根本保护律师的人身权利。这是因为,在庭审之前,律师的执业活动同样需要受到保护。例如,在证据展示阶段,律师向法院提供、出示、引用的虽然失实的证人证言或其他证据,若非有意伪造,就不能以伪造证据罪追究律师的责任。我国刑法第306条第2款中也有相关规定。另外,基于律师辩护职责,律师在庭审之前了解到的被控机关掌握的犯罪情况,可以拒绝作证,此时就不能以包庇罪追究律师的责任。
律师责任的豁免不应扩大到民事和行政责任,这一方面有助于防止律师故意规避法律,另一方面避免律师因违反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而应承担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发生混淆。
律师在刑事辩护发言时有一定的限制,包括不得诋毁宪法确定的国家根本制度,不得唆使他人违反宪法和法律,不得侮辱法官、诋毁法庭、扰乱法庭秩序,不得故意毁灭、伪造证据,指使证人做伪证或明确指示委托人从事上述妨害作证的行为。
律师刑事辩护豁免权的赋予旨在保证律师独立行使诉讼权利、正确行使诉讼职责。尽管法律规定了一些限制情形,但如果不对滥用刑事辩护豁免权的行为进行制裁,就无法最大限度地制止其对诉讼程序和司法秩序的危害。作为法庭秩序的维护者,法官有责任制止律师滥用刑事辩护豁免权的行为。对于轻微违法不够刑事处罚的情况,法官可以向律师协会和司法行政机关提出给予纪律处分的建议,情节严重的可以建议撤销其资格证书和执业证书;对于利用刑事辩护豁免权从事违法犯罪行为的律师,法官或检察官可以向公安机关提出追究其刑事责任的意见,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并由审判机关给予其刑事制裁。
律师刑事辩护豁免权,又称为律师豁免权,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基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法律赋予辩护律师所拥有的拒绝就其执业行为所得知的委托人有关事项向司法当局作证,以及不因其正当执业行为而受到相关法律追诉与制裁的权利。律师刑事辩护豁免权包括作证豁免权和责任豁免权。
刑事辩护作为司法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刑事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可追溯到古罗马时期。该制度根植于“尊重人的尊严”的思想,强调在未经法律规定的程序判决有罪之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推定为无罪,并享有辩护权及其他诉讼权利,可以委托律师或其他辩护人参与刑事诉讼程序,通过充分行使辩护权与追诉机关进行平等对抗,以维护其合法权益。该制度对于构建完整的诉讼结构形态、查明案件事实真相、实现程序正义和提高诉讼效率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如果您对其他问题也感兴趣,欢迎向我们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