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11-30
开庭是刑事二审审理案件的开始,为实质审理做好准备。在开庭时,审判长应确认当事人是否到庭,并宣布案由;公布合议庭成员、书记员、公诉人、辩护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名单;告知当事人有权申请回避上述人员;告知被告人享有辩护权。
法庭调查是刑事二审审理的核心环节。在这个阶段,法庭在公诉人、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与下,对案件事实和证据进行调查核对,以查明案情,为正确判决奠定基础。在公诉人宣读起诉书后,审判人员会审问被告人。经审判长许可,公诉人可以讯问被告人,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辩护人也可以向被告人提问。审判人员和公诉人询问证人时,应告知他们提供证言的法律责任。当事人和辩护人可以申请审判长对证人和鉴定人进行提问,或者直接提问经审判长许可。审判长认为与案件无关的提问内容应制止。审判人员应向被告人出示物证,并让其辨认;对未到庭的证人的证言笔录、鉴定人的鉴定结论、勘验、检查笔录和其他作为证据的文书,应当当庭宣读,并听取当事人和辩护人的意见。
法庭调查阶段结束后,如果法庭认为案情已经查清,当事人也没有提出需要补充调查的事实和证据,审判长会宣布法庭调查结束,开始法庭辩论。辩论应当由公诉人首先发言,然后是被害人发言,接着被告人陈述和辩护,最后辩护人进行辩护,并进行互相辩论。
在审判长宣布辩论结束后,被告人有权进行最后陈述。
当被告人最后陈述完毕,审判长宣布休庭后,合议庭进行评议。合议庭根据已查明的事实、证据和相关法律规定,作出被告人有罪或无罪、犯罪类型、适用刑罚或免除刑罚的判决。如果评议中意见不一致,应以多数意见为准,并将少数意见记录在笔录中。评议笔录由合议庭成员签名。
对于没有提出上诉且没有对判决提出抗诉的第一审被告人,在共同犯罪案件中,他们应参加法庭调查,并可以参加法庭辩论。
如果在共同犯罪案件中,有被告人死亡并且其他被告人没有提出上诉,第二审人民法院仍应对整个案件进行审查。如果死亡的被告人不构成犯罪,应宣告其无罪;如果认定其构成犯罪,应宣布终止审理。对其他同案被告人仍应作出判决或裁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死刑二审案件开庭审理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死刑上诉、抗诉案件时,应在开庭前对案卷材料进行全面审查,并进行一系列工作。对于疑难、复杂、重大的死刑案件,应由院长或庭长担任审判长。合议庭在开庭前应查明相关情况并做好准备工作。如果发现证据出现重大变化可能影响案件定罪量刑,可以建议延期审理。
抗诉应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抗诉书,并抄送上一级人民检察院。上诉可以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也可以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提出。无论是抗诉还是上诉,都应将上诉状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并将上诉状副本送交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对方当事人。
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全面审查第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不受上诉或抗诉范围的限制。在审判过程中,应全面审查案件的各个方面,并对上诉或抗诉中提出的问题进行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