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9-14
违法行为是指违反现行法律规定,给社会造成某种危害的、有过错的行为。根据违法行为的情节严重程度,可以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即犯罪行为)。根据违反的法律类型,违法行为可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和违宪行为。
广义的违法是指一切违反现行法律规定的行为,包括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狭义的违法则是指严重地违反法律,但未构成犯罪的行为。本文从广义上对违法进行论述。
违法与犯罪有着紧密的联系,犯罪一定是违法的,但违法未必构成犯罪。两者的区别在于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更为严重,大多数犯罪行为要负刑事责任,而违法行为则承担行政责任或民事责任。
首先,违法行为与违反道德的行为不同。许多违法行为既是犯罪行为,也是违反道德的行为。但并非所有违法行为都违反道德。同样,有些违反道德的行为并不构成违法行为。
其次,违法行为与法律上无效的行为不同。违法行为不能产生行为人所希望的法律上肯定的有效结果。然而,法律上无效的行为并不都是违法行为。有些法律上无效的行为虽然没有法律效力,但并不构成违法。
广义的合法行为是指不违反法律规定的一切行为。它是法律宽容的、不加追究的行为。根据法治原则,只要不是违法行为,就是合法行为。广义的合法行为包括狭义的合法行为和非法律行为(中性行为)。划分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保障民主、自由,防止专制,防止政府滥用权力。对于政府权力而言,法治原则就意味着“凡法律没有允许即为禁止”。
狭义的合法行为是指主体在自己意志支配下实施的,符合法律规范的,对社会有益或至少无害,并受法律保护的行为。狭义的合法行为具有以下特征:
上述特征使狭义的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相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