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的程序内容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指南 > 回避法律知识

回避的程序内容

点击数:37 更新时间:2024-12-18

 
122281

回避的提出

申请回避

根据法律规定,回避的提出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是申请回避,二是自行回避。当事人如果希望申请回避,可以选择口头或书面形式,但必须详细说明申请回避的理由。法官和其他相关人员如果自行决定回避,应向审判长、院长或审判委员会提出并说明回避的理由。

申请回避的时间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申请回避应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如果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才得知,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

回避的决定

如果院长在担任审判长时需要回避,回避决定由审判委员会做出;审判人员的回避决定由院长做出;其他人员的回避决定由审判长做出。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应在三日内以口头或书面方式作出决定。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前,应当暂停参与本案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除外。如果法院决定回避,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应退出本案审理;如果驳回回避申请,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应继续本案的审理。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于不服驳回回避申请的决定,申请人可以提出复议申请。复议期间,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可以继续参与本案的工作。法院应在三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并通知复议申请人。
延伸阅读
  1. 从宪法的角度看简易程序
  2. 民事诉讼庭审过程的程序及法庭纪律
  3. 民事审判程序的组成
  4. 民事诉讼一审未开庭直接二审是否合法
  5. 交通事故民事诉讼流程

刑事诉讼指南热门知识

  1. 民事纠纷诉讼申请人有哪些
  2. 对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债权文书有争议的处理方式
  3. 免于刑事起诉的法律程序
  4. 精神病患者强制医疗制度的完善与问题解决
  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适用民诉的意见,督促程序进行的具体规定如下:
  6. 特别程序与调解的关系
  7. 人民法院公示催告查询
刑事诉讼指南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