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中申请回避的规定有哪些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3-11-15
1、申请回避的期限。根据回避制度的立法宗旨,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等各诉讼阶段都可以提出回避申请。例如,在审判阶段,人民法院在开庭的时候,审判长应当告知当事人有权对合议庭的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申请回避。当事人在知悉其权利后,可立即申请有关人员回避。
审查与决定的回避规定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
根据相关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分别决定。对于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作出决定;对于检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作出决定。
参与侦查活动的回避
参与侦查活动的记录人、翻译人员和鉴定人的回避决定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作出。
参与检查活动的回避
参与检查活动的书记员、司法警察、人民检察院聘请或指派的翻译人员、鉴定人的回避决定由检察长作出。
参与审判活动的回避
参与审判活动的法庭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的回避决定由人民法院院长作出。
复议驳回申请回避决定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可以申请复议一次。然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对于不属于刑事诉讼法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所列情形的回避申请,法庭可以当庭驳回,并且不得申请复议。我认为,此司法解释与法律的规定及精神存在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