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中申请回避的规定有哪些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指南 > 回避法律知识

刑事诉讼中申请回避的规定有哪些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3-11-15

 
122172
1、申请回避的期限。根据回避制度的立法宗旨,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等各诉讼阶段都可以提出回避申请。例如,在审判阶段,人民法院在开庭的时候,审判长应当告知当事人有权对合议庭的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申请回避。当事人在知悉其权利后,可立即申请有关人员回避。

审查与决定的回避规定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

根据相关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分别决定。对于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作出决定;对于检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作出决定。

参与侦查活动的回避

参与侦查活动的记录人、翻译人员和鉴定人的回避决定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作出。

参与检查活动的回避

参与检查活动的书记员、司法警察、人民检察院聘请或指派的翻译人员、鉴定人的回避决定由检察长作出。

参与审判活动的回避

参与审判活动的法庭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的回避决定由人民法院院长作出。

复议驳回申请回避决定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可以申请复议一次。然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对于不属于刑事诉讼法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所列情形的回避申请,法庭可以当庭驳回,并且不得申请复议。我认为,此司法解释与法律的规定及精神存在冲突。
延伸阅读
  1. 对公诉人申请回避由谁决定
  2. 刑事诉讼中应当回避的情形有哪些
  3. 刑案回避申请程序
  4. 刑诉中可以申请回避的理由有哪些
  5. 检察院有关回避的相关规定

刑事诉讼指南热门知识

  1. 法制科可以撤销案件吗
  2. 刑事和解不再侦查吗
  3. 中院维持原判怎么申诉
  4. 法院判错案去哪里申诉
  5. 嫌疑人朋友可否委托律师
  6. 父亲判刑会影响儿子政审吗
  7. 刑事犯罪是什么意思
刑事诉讼指南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