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回避制度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4-20
民事诉讼中的分类错误问题及回避制度
一、回避主体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45条规定,回避的对象包括审判人员和其他人员。审判人员的范围包括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和助理审判员。其他人员包括人民陪审员、执行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员、勘验人员。
二、回避方式和程序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55条规定,审判人员和其他人员在具备法定情形之一时,必须回避。当事人有权以口头或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因此,我国的回避制度采取了自行回避和申请回避相结合的方式。自行回避是指审判人员和其他人员在法律规定的情形下应主动退出该案件的审判及其他相关工作;申请回避则是当事人及其法定代表人的权利。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应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申请,并说明理由。如果回避事由是在案件开始审理后得知的,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法院应在申请提出的三日内,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做出决定。申请人对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决定时申请复议一次。审判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
三、回避事由
《民事诉讼法》第55条规定了三种情况可作为回避事由:一是本案当事人或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二是与本案有利害关系;三是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的公正审理。尽管《民事诉讼法》对于“利害关系”、“其他关系”、“可能影响”等词语没有具体规定,学术界普遍认为,“与本案有利害关系”主要指与案件处理结果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涉及相关人员的利益;“与本案有其他关系”是指除前两种情形外的其他关系,如老上级、老部下、老同事、老同学、老朋友等;而“可能影响公正审理”的前提条件是有可能影响秉公办案。除了这三种情形,《若干规定》还增加了其他情形,例如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勘验人、诉讼代理人的;审判人员在一个审判程序中参与过本案审判工作的;以及参与五种不法行为的审判人员和其他人员也必须回避。这些补充性规定为完善民事诉讼回避事由提供了思路和启示。
四、回避的法律后果
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前,应当暂停参与该案的工作,除非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然而,如果被驳回申请的当事人申请复议,复议期间被申请回避的人员不停止参与该案的工作。关于“紧急措施”的范围,法律并没有明确界定,学术界普遍认为,主要指财产保全和证据保全。另一个回避的法律后果是,法院作出回避决定后,被决定回避的人员已完成的有关工作是否有效。对此,法律没有明文规定。有学者认为被决定回避的人员已完成的诉讼行为应一律视为无效,而另一些学者认为应根据情况区别对待,对于审判人员被决定回避的情况,由审判长或更换后的审判长对该回避人员的诉讼行为进行审查,只有违反法定程序的行为才被认定为无效,但鉴定行为则一律视为无效。对于这两种思路,各有利弊,本文将在后文中阐述自己的观点。
五、违反回避制度的法律责任
《民事诉讼法》并没有明确规定违反回避制度的法律后果和责任,但在第153条和第179条涉及上诉案件和再审案件的法律条文中提到:“原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或依法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没有回避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由此可见,未回避而导致程序不合法的案件存在瑕疵。然而,在上诉案件中,如果仅仅违反法定程序而未影响案件实体判决和裁定的,不在发回重审的范围之内。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司法理念中实体重于程序的观念。幸运的是,《若干规定》对此进行了修正,在第6条中规定了对违反法定程序和不执行回避的情形应当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