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12-08
根据法律规定,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刑事判决、裁定提出申诉的主体应包括原审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近亲属。
申诉应在被告人刑罚执行完毕后的两年内向人民法院提出。但在某些情况下,即使超过两年,人民法院仍应受理申诉,如可能对原审被告人宣告无罪或原审被告人在刑罚执行完毕两年内提出申诉但未被受理。
对已生效的刑事判决、裁定提出申诉时,应向作出生效裁判的人民法院提出。
一般情况下,申诉人对同一刑事案件向同一人民法院只能申诉一次。对经两级人民法院复查均驳回的刑事案件,除非有新的充分理由,否则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对经上一级人民法院审理后维持原判的案件,当事人再次提出申诉,人民法院也不予受理。对最高人民法院再审裁判或复查驳回的案件,申诉人再次提出申诉,人民法院同样不予受理。
申诉人对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仅就民事部分提出申诉,只有在申诉人能提供证据证明民事部分明显失当且原审被告人有赔偿能力的情况下,人民法院才会受理申诉。否则,一般不予受理。
申诉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刑事判决、裁定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诉,不会停止刑事判决、裁定的执行。
对刑事案件的申诉,应当准备申诉状,其中应载明当事人的基本情况、申诉的请求、申诉的事实与理由。同时,还需要提供原生效刑事判决书、裁定书以及复查或再审的相关文件。如果申诉是基于新的证据证明原裁判认定的事实错误,还需要提交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的复印件或照片。
经人民法院审查后,如果认为原刑事判决、裁定正确,人民法院应当说服申诉人服判息诉。如果申诉人坚持无理申诉,人民法院可以采取书面或口头形式予以驳回。
申诉立案是指人民法院对符合申诉条件的刑事案件进行立案。而申诉立案的案件只有在经过审查后,申诉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四条规定的再审条件之一时,才能进入再审程序,予以再审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