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05-02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03条的规定,刑事申诉权人的范围被限制在案件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之内。然而,我们认为刑事申诉应属于法律赋予的诉讼法律性质行为,因此申诉权人的范围应以案件的利害关系人为限。
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是案件的直接利害关系人,享有申诉权利,是申诉的主体。他们有权为被判决人的利益或不利益提出申诉,要求撤销或变更原判决、裁定或决定。
当事人的近亲属与案件有切身利害关系,因此也应享有申诉权,可以独立提出申诉。其他亲属提出申诉应取得当事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的同意,否则不能独立提出申诉。如果被告人、被害人死亡,与其有物质利害关系的亲属,可以独立提出申诉,成为申诉的主体。
至于其他与案件无利害关系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公民”则不应是申诉权的主体,不享有申诉权。然而,他们对案件的裁判有不同意见,可以向司法机关提出意见或建议,反映情况,但这只是属于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进行社会监督的活动,而不是诉讼性质的行为。法律规定的申诉权人范围是恰当的,有利于司法机关及时处理申诉,保护申诉权人的利益。
根据现行《刑事诉讼法》第203条的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作为申诉人提出申诉。然而,该条并没有明确规定必须提出申诉的理由。
针对申诉理由,我认为可以参照《刑事诉讼法》第204条所规定的提起再审的理由来执行。因为提出申诉与提起再审的理由和目的是一致的。根据该条规定,申诉理由是指原审判决、裁定在认定事实上或者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在认定事实上确有错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根据法律规定,申诉最迟应在被告人刑罚执行完毕后的两年内向人民法院提出。然而,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超过两年提出的申诉:
与民事案件不同,刑事案件一般都有国家刑事司法机关主动介入。受害人或群众报案、举报后,公安、检察机关会介入侦查。然后由检察院代表国家对被告人提起公诉,由法院作为法律的裁判者进行公正的审判,以达到制裁犯罪人和保护人民的刑法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