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申诉权人的范围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审判阶段 > 刑事审判监督程序法律知识

刑事申诉权人的范围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5-02

 
121642

刑事申诉权人的限制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03条的规定,刑事申诉权人的范围被限制在案件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之内。然而,我们认为刑事申诉应属于法律赋予的诉讼法律性质行为,因此申诉权人的范围应以案件的利害关系人为限。

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申诉权

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是案件的直接利害关系人,享有申诉权利,是申诉的主体。他们有权为被判决人的利益或不利益提出申诉,要求撤销或变更原判决、裁定或决定。

当事人近亲属的申诉权

当事人的近亲属与案件有切身利害关系,因此也应享有申诉权,可以独立提出申诉。其他亲属提出申诉应取得当事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的同意,否则不能独立提出申诉。如果被告人、被害人死亡,与其有物质利害关系的亲属,可以独立提出申诉,成为申诉的主体。

至于其他与案件无利害关系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公民”则不应是申诉权的主体,不享有申诉权。然而,他们对案件的裁判有不同意见,可以向司法机关提出意见或建议,反映情况,但这只是属于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进行社会监督的活动,而不是诉讼性质的行为。法律规定的申诉权人范围是恰当的,有利于司法机关及时处理申诉,保护申诉权人的利益。

刑事申诉的理由

根据现行《刑事诉讼法》第203条的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作为申诉人提出申诉。然而,该条并没有明确规定必须提出申诉的理由。

针对申诉理由,我认为可以参照《刑事诉讼法》第204条所规定的提起再审的理由来执行。因为提出申诉与提起再审的理由和目的是一致的。根据该条规定,申诉理由是指原审判决、裁定在认定事实上或者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在认定事实上确有错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案件所认定的主要事实或重要情节不清楚,缺乏足够的证据为根据,或者认定的案件主要事实和证据与结论之间存在矛盾。

申诉时效的规定

根据法律规定,申诉最迟应在被告人刑罚执行完毕后的两年内向人民法院提出。然而,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超过两年提出的申诉:

  1. 可能对原审被告人宣告无罪的情况。
  2. 原审被告人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诉,但人民法院未受理的情况。
  3. 属于疑难、复杂、重大案件的情况。

与民事案件不同,刑事案件一般都有国家刑事司法机关主动介入。受害人或群众报案、举报后,公安、检察机关会介入侦查。然后由检察院代表国家对被告人提起公诉,由法院作为法律的裁判者进行公正的审判,以达到制裁犯罪人和保护人民的刑法目的。

延伸阅读
  1. 逮捕后的取保候审资格
  2. 合作开发合同纠纷刑事上诉状解释怎么
  3. 刑事自诉案件的特点及程序
  4. 探索刑事辩护律师的权益?
  5. 家人是否能够申请取保候审

审判阶段热门知识

  1. 如何向最高人民检察院申请再审抗诉
  2. 死刑复核程序中辩护律师的权利
  3. 公安刑事立案复核的程序
  4. 刑事附带民事赔偿范围和标准是什么
  5. 刑事附带民事授权
  6. 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拒不履行会有什么法律后果
  7. 非吸罚款没钱交怎么办
审判阶段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