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再审可以不出庭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审判阶段 > 刑事审判监督程序法律知识

民事再审可以不出庭吗

点击数:27 更新时间:2023-11-21

 
121497
如果我们在审理解民事案件审理出结果之后,有人不服的话是可以进行上诉的,这个时候通过了上诉就可以进行再审,那么民事案件的再审程序是否可以不进行出庭?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民事再审可以不出庭吗

1.申请再审人不出庭的情形

申请再审人一般为原审的原、被告,有时为案外人。申请再审人以自己的申请启动再审程序,在再审审理程序中处于提起诉讼的请求人的地位,类似于第一、二审程序中原告或上诉人的诉讼地位,应按照第一、二审程序中原告或上诉人的诉讼地位,确立申请再审人在再审审理中的权利义务。

根据民诉法第129条规定,如果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可以按撤诉处理。这意味着申请再审人在行使诉讼权利的同时,也需要遵守法庭秩序。如果申请再审人出现无理不出庭的情形,应按撤回再审申请处理。这一规定符合民事诉讼理论中的当事人诉讼权利自治原则,因此得到了解释的支持。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解释的施行,如果案外人申请再审,在再审案件中,法院一般会将案外人列为申请再审人参加诉讼,其地位类似于原告。因此,如果案外人出现不出庭情形,也会按照上述规定执行。在裁定按自动撤回再审申请的同时,应恢复原判决、裁定的执行。

2.原审原告(原审胜诉方)不出庭

根据民诉法第13条规定,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原审原告在第一审程序中是认为自己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而提起诉讼的当事人。在再审程序中,原审原告与原审被告一样,都是受到再审程序拘束的当事人。

如果原审原告拒不到庭,不仅会影响再审程序的正常进行,而且相当于在第一审程序中进行起诉的同时处分了自己的诉讼权利。在再审程序中以不到庭的方式,以自己的行为表示放弃了诉讼权利,完全可以按撤诉处理。作为再审对象的原生效裁判,在对原审原告按撤诉处理后,就没有存在的根据,应当一并撤销,使原审原告与原审被告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恢复到原审诉讼前的状态。该裁定不得上诉。对原争议可以在该裁定生效后两年内另行起诉。

3.原审被告(原审胜诉方)不出庭

根据再审程序的特点,再审程序按照第一、二审的程序进行审理,即准用民诉法第一、二审程序的规定。根据民诉法第130条规定,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可以缺席判决。

对于这种情形,可以按照该规定进行缺席审理,并作出维持或撤销原判的裁判。

延伸阅读
  1. 重要原告不出庭怎么办
  2.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不出庭的法律后果
  3. 高院再审是否改判:结合案件事实确定
  4. 涉外离婚一方不出面的解决方法
  5. 法院可以要求强制出庭吗

审判阶段热门知识

  1. 什么是非法注射物
  2. 如何向最高人民检察院申请再审抗诉
  3. 上诉不加刑原则的适用条件
  4. 一、死刑复核权下放制度的历史沿革及其制定背景
  5. 刑事附带民事有伤残赔偿金吗?
  6. 申请抗诉时限:向检察院争取正义的窗口?
  7. 一般醉驾开庭要哪些人在场?法律规定醉驾收停车费吗?
审判阶段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