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死刑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审判阶段 > 刑事第一审程序法律知识

什么是死刑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10-17

 
120941
一、死刑的概念

死刑的法律意义和相关规定

死刑,又称为极刑或处决,是一种剥夺犯人生命的刑罚,是世界上最古老且最严厉的刑罚之一。根据法律的相关规定,行刑者基于法律赋予的权力,对犯下严重罪行的罪犯进行处决,以实现对罪犯的镇压、惩罚和威慑,保护合法居民的权益,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和人类伦理道德底线。

死刑的适用范围

不同国家根据具体规定,对于适用死刑的罪名有所不同。一般而言,蓄意杀人是判处死刑的一个重要理由。其他罪名包括严重的故意伤害、强奸、暴力抢劫、劫持、绑架、危害公共安全的危险方式、情节极其严重的各类普通刑事犯罪以及数额巨大的贪污受贿等。

在中国,死刑分为死刑并缓期2年执行(死缓)和死刑并立即执行两种判决。根据国际惯例,不适用死刑的人群包括实施犯罪时未成年的人(中国为18周岁)、审判时怀孕的女子以及符合其他相关条件的人。

中国死刑的趋势

根据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的司法改革》白皮书,中国保留死刑,但严格控制和慎重适用死刑。自2007年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死刑案件核准权以来,中国死刑适用标准更加统一,判处死刑的案件逐步减少。

根据中国刑法规定,死刑只适用于极少数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并规定了严格的适用标准。2011年颁布的《刑法修正案(八)》取消了13个经济性非暴力犯罪的死刑,占死刑罪名总数的19.1%。该修正案还规定,审判时已年满75周岁的人一般不适用死刑,并建立了死刑缓期执行限制减刑制度,为逐步减少死刑的适用创造了法律和制度条件。

中国对死刑的适用非常慎重,因为死刑直接涉及到公民生命权的剥夺。自2007年起,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死刑案件的核准权,并对死刑复核程序进行了改革,包括全部开庭审理死刑第二审案件和加强死刑复核监督。最高人民法院在复核死刑案件时,应当讯问被告人,并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最高人民检察院也可以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意见。这些改革确保了办理死刑案件的质量。

死刑的争议

根据《中国新闻周刊》的报道,2014年10月31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对刑法修正案(九)草案进行了“一读”。对于该草案拟取消的9个死刑罪名,委员们意见分歧较大,部分委员认为应该保留死刑。

陈*林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减少死刑不应该是立法上的直接消减,而应该是在司法适用上进行严格控制,减少适用死刑罪名。根据当前国家经济发展和具体情况,对死刑的减少应该是在法律和制度上逐步实现的。

延伸阅读
  1. 罪犯服刑多久能减刑,提请减刑的程序怎样办理
  2. 假释的撤销包括什么情况
  3. 刑事强制措施是逮捕吗
  4. 非法抢夺他人财物该如何量刑
  5. 诈骗罪被批捕意味什么

审判阶段热门知识

  1. 上级人民检察院可以调用辖区的检察人员吗
  2. 控告与申诉的区别
  3. 申请再审维持原判后哪个是生效判决
  4. 再审抗诉会不会提审级
  5. 人被关进看守所这案子还会从新审吗
  6. 刑事案件二审判决后再申诉不减刑吗
  7. 尚新法故意毁坏财物、妨害作证、诬告陷害、行贿一案一审刑事判决
审判阶段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