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3-11-04
根据法律规定,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权力应由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的侦查人员行使。这是侦查活动的一部分,属于侦查权的范畴。因此,只有具备侦查权的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的侦查人员才能合法地讯问犯罪嫌疑人,其他人员进行的审讯都是非法的。
在进行讯问时,侦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这样的安排有利于相互监督,防止刑讯逼供或诱供等非法审讯行为,同时也有利于防止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进行诬告,如诬告侦查人员有人身侮辱或刑讯逼供行为等。此外,这样的安排也有助于保障侦查人员的人身安全。由于讯问犯罪嫌疑人是侦查人员与犯罪嫌疑人面对面的活动,实践中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进行报复的事件时有发生。因此,规定讯问犯罪嫌疑人的侦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有利于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保证讯问的顺利进行。
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应首先询问其是否有犯罪行为,并让其陈述犯罪的具体情节或进行无罪的辩解。在讯问过程中,应全面客观地分析犯罪嫌疑人的供述,不能主观片面或先入为主,不能只相信有罪的供述而不相信无罪的辩解,更不能带有偏见地审问。听完犯罪嫌疑人的陈述后,再根据供述的情况向犯罪嫌疑人提出问题。为了保证讯问的顺利进行,侦查人员在讯问前应做好充分准备,熟悉案卷材料,认真制定讯问提纲,紧紧围绕案件事实提出问题,并在讯问中教育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讯问的问题应与认定案件事实直接相关,侦查人员不得询问与本案件事实无关的问题。被讯问的人有权拒绝回答与本案件无关的问题。
在讯问聋哑犯罪嫌疑人时,应有通晓聋哑手势的人员参加,并在讯问笔录中明确记录此情况。由于聋哑犯罪嫌疑人在生理上有缺陷,与正常人相比,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受到限制,往往会影响其准确表达意愿和对问题的辩解。如果有通晓聋哑手势的人员参加并为侦查人员和犯罪嫌疑人进行翻译,就能确保聋哑犯罪嫌疑人准确陈述有罪、无罪、罪轻或罪重的案件事实,保障其平等行使诉讼权利,从而保证讯问的顺利进行。侦查人员在讯问聋哑犯罪嫌疑人时,应在讯问笔录中注明其聋哑情况以及翻译人员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工作单位和职业。
侦查人员在讯问过程中应制作讯问笔录,按照讯问的顺序详细记录讯问情况。讯问结束后,侦查人员应将讯问笔录交给犯罪嫌疑人核对。如果犯罪嫌疑人不识字,侦查人员应向其宣读讯问笔录。如果犯罪嫌疑人认为讯问笔录有遗漏或错误,可以提出补充或更正,并在相应的地方盖章或按指印。如果犯罪嫌疑人核对后认可讯问笔录没有错误,应签名或盖章(或按指印),侦查人员应在笔录上签名。在讯问过程中,如果犯罪嫌疑人要求自行书写供述,侦查人员应允许;在必要时,侦查人员也可以要求犯罪嫌疑人亲笔书写供词,如需要进行笔迹鉴定,就需要犯罪嫌疑人的亲笔供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