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8 更新时间:2023-12-30
在诉讼中,当事人会提出自己的诉讼请求或者对对方的诉讼请求进行承认。这些诉讼请求的提出和承认会引发诉讼程序的启动和终结。
当事人会提出法律方面的理由来支持自己的诉讼请求,并反驳对方提出的法律理由。通过确定诉讼标的,可以确定审理的基本方向。
当事人会辩驳对方关于证据的证明能力和证明力的主张。这涉及到质证权的内容。
当事人会陈述案件的事实。在采辩论主义的案件中,这些陈述具有指引审理方向和确定审判内容的功能。负举证责任的当事人会陈述主要案件事实,而不负举证责任的当事人会对对方主张的事实态度进行说明。此外,不负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在现代民事诉讼中还有说明义务。
在采职权探知主义的案件中,当事人陈述不具有确定审判范围的功能,但可以大体指明案件事实审理的方向。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当事人陈述在现代民事诉讼中还具有新的功能。
当事人陈述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当事人听取,一种是当事人询问。
当事人听取是指法官为了了解案情,对当事人进行发问,使其对所有重要的事实和法律问题作出充分说明。这是一种程序制度,用于确定证明对象和证明方向。
当事人询问是一种证据形式,以询问当事人本人作为重要的证据方法。根据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法院会对当事人进行询问。
在证据学上,当事人陈述主要指狭义上的陈述,即当事人对诉讼请求的陈述,这体现了处分原则。同时,当事人陈述还涉及到当事人质证的权利。
需要注意的是,当事人陈述必须是在法庭上进行的,法庭外的陈述一般不能作为当事人陈述予以对待,也不能产生当事人陈述的效力。
当事人陈述的形式包括口头形式和书面形式,其中口头形式为主。
最后,还需要区分不同情况下是否可以由他人代为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