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被告被羁押如何启动诉讼程序?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强制措施 > 羁押法律知识

民事被告被羁押如何启动诉讼程序?

点击数:27 更新时间:2024-04-30

 
119070

民事被告被羁押如何启动诉讼程序?

一、被告被羁押情况下的民事诉讼程序

近年来,人民法院审理的民事案件中,有部分民事诉讼被告系羁押在看守所的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民事审判庭法官在审理此类案件时,看守所一般以“先刑后民”为由,不让法院提人开庭,由于无法协调,无法开庭审理,导致一些民事案件中止审理,影响法院的审判效率。在被告被羁押的情况下,民事诉讼仍然可以顺利进行。根据我国现行法律,公民涉嫌犯罪羁押并不会剥夺原告行使诉权的权利。只要满足民事诉讼法第108条的受理条件,公民就可以行使诉讼权利。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条明确规定了当事人的平等诉讼权利,法院应当保障和便利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不应因被告人被羁押而剥夺公民维护合法权益的权利。在立案受理后,法院应该查明以下事实,并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理:1. 如果刑事案件对民事案件有影响,应等待刑事案件裁判后再审理民事案件。2. 如果是由刑事案件引起的民事案件,符合条件的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告因涉嫌犯罪被羁押的情况下,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36条第(6)款的规定,法院可以裁定中止本案诉令,以便更好地查清案件事实,保护原、被告双方的合法权益。3. 如果刑事案件对民事案件没有影响,可以直接审理民事案件,不需要等待刑事案件的裁判。

二、开庭审理和缺席审理的问题

人民法院可以到看守所、监狱等羁押场所内开庭审理案件,这体现了法院审判工作的便民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对被监禁的人提起的民事诉讼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因此,人民法院有权受理对被监禁的人提起的民事诉讼,并可以到看守所或监狱开庭。当然,如果被告委托了代理人出庭,也可以不需要到监狱开庭。此外,被告由于被羁押不能出庭的情况,并不属于《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条明确规定的“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被告无法出庭主要是客观原因,而不是主观不愿意出庭。法院可以将被告从羁押场所提到法院开庭,也可以在被告被羁押的场所开庭。无论是犯罪嫌疑人还是被判处刑罚的罪犯,其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与其他人平等。因此,法院不应进行缺席审理,也不能作出缺席判决。通过以上解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被告被羁押并不会阻止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法院可以到羁押场所开庭审理案件,被告无法出庭也不会导致缺席审理的情况发生。
延伸阅读
  1. 拘传是指什么
  2. 法院敢超出审理期限吗
  3. 深度探讨刑事羁押制度:法律专家的见解
  4. 老公坐牢期间提起离婚的法律流程
  5. 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

强制措施热门知识

  1. 派出所探监证明格式
  2. 异地扭送的处理方法
  3. 适用取保候审的情形
  4. 逮捕的前提条件
  5. 酒后与警察发生争执被刑事拘留,可以取保候审吗
  6. 公民扭送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性
  7. 保证金在取保候审中的作用和定义
强制措施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