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3-10-27
在实践中,很多人可能会遇到关于对被羁押的人提起诉讼需要满足哪些条件的问题,但是由于缺乏了解,很多事情并不清楚。
原告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诉讼必须有明确的被告。
诉讼必须具有明确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诉讼必须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并由受诉人民法院进行管辖。
如果申请人不服复议决定,想要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必须在收到复议决定之日起15日内提起诉讼,除非法律另有规定。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3个月提出,除非法律另有规定。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根据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然而,被告是行政机关而不是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因为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行使职权的行为是以行政机关的名义进行的,所以行政机关应承担责任。
行政机关指各级人民政府和所属工作部门。城市居民委员会和农村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属于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是指行使行政职权的人员。
行政诉讼法是一部关于纠正行政机关侵权行为和追究行政机关责任的法律。行政诉讼是指在当事人双方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下,人民法院审理和解决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行政案件的活动。换句话说,行政诉讼必须以一方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与另一方行政机关之间的行政纠纷为前提。然而,仅有这一纠纷并不一定会导致诉讼,必须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起诉行政机关。只有当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提起诉讼符合行政诉讼法关于受案范围和起诉条件等规定时,人民法院才会受理和立案,这就构成了行政案件。在人民法院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对这一案件进行审理和解决的整个过程就是行政诉讼。因此,有人称行政诉讼法为“民告官”的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