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流程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强制措施 > 逮捕法律知识

警察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流程

点击数:23 更新时间:2024-09-26

 
118630

报案

1、报案途径

公民、单位对经济犯罪的报案或举报可以选择以下途径:

2、报案和举报的处理

公安机关经侦部门在接收报案和举报后,应当认真对待,立即受理,并进行以下处理:

3、报案人的权利

报案人享有以下权利:

4、案件处理结果通知

公安机关在受理报案后,应当在30天内将案件的初查情况及是否立案等结果回告报案人。

立案

1、立案条件

公安机关决定立案的条件如下:

公安机关严禁超越案件管辖范围越权办案,插手经济纠纷。

2、不予立案

公安机关决定不予立案的情况下,应当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并在七日内送达报案人。

3、复议和提出异议

对不予立案决定不服的,控告人可以向原决定的公安机关申请要求立案的复议,或向同级人民检察院提出异议。

侦查

1、侦查工作展开

经过审查,公安机关决定立案后,立案单位应确定警力,及时展开侦查工作。在侦查过程中,公安机关可以使用各种侦查手段,包括秘密手段和采取强制措施,以查明案情,收集证据并查获犯罪嫌疑人。

2、维护合法权益

公民在侦查过程中认为公安机关有侵犯其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向法制部门、纪检监察部门、督察部门或上级公安机关反映投诉。同时,也可以向各级人民检察院反映。

3、案件撤销

在侦查过程中,如果发现嫌疑人不够刑事处罚需要行政处理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应当撤销案件。

4、案件撤消

在侦查过程中,如果侦查部门发现以下情形之一,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应当撤消案件:

破案

经过侦查,如果具备以下条件,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经侦部门可以宣布破案,并制作呈请逮捕报告书移送本局预审大队审查起诉,追究犯罪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犯罪嫌疑人(suspect crime suspect)是指刑事诉讼的公诉案件中,被认为有犯罪行为而尚未被提起公诉的人。一旦被提起公诉,就改称为“被告人”。

延伸阅读
  1. 附条件不起诉的考验期和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责任
  2. 律师申请取保候审的法律依据
  3. 挪用公款立案标准解析
  4. 刑事拘留的对象包括什么
  5. 审查起诉阶段的期限及程序

强制措施热门知识

  1. 刑事担保无效是否退还本金的法律问题
  2. 哺乳期结束后是否可以继续羁押
  3. 看守所会见规定及律师的角色
  4. 取保候审期间的出境限制
  5. 法院判拘役办取保的条件
  6. 酒后与警察发生争执被刑事拘留,可以取保候审吗
  7. 批准逮捕是好事还是坏事
强制措施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