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拘留为什么不可以探视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强制措施 > 刑事拘留法律知识

行政拘留为什么不可以探视

点击数:19 更新时间:2024-03-17

 
118365

行政拘留的探视规定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行政拘留的被拘留人是可以接受探视的。家属在探视被拘留人时,需要携带有效的身份证明到拘留所进行探视。

《拘留所条例实施办法》

根据《拘留所条例实施办法》第五十二条的规定,会见被拘留人需要携带有效的身份证件。如果是被拘留人委托的律师会见,则还需要携带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法律援助公函。拘留所民警应当核对会见人员的相关证件和凭证,填写会见被拘留人登记表,并及时安排会见。

会见被拘留人应当在拘留所规定的时间和区域进行,并且遵守拘留所的会见管理规定。被拘留人的会见次数一般不超过2次,每次会见的人数不超过3人,会见时间不超过30分钟。如果有特殊情况需要在非会见日会见,或者增加会见次数、人数和时间,需要经过拘留所领导的批准。

被拘留人委托的律师会见被拘留人不受次数和时间的限制,但是应当在正常工作时间进行。

对于违反会见管理规定的情况,拘留所可以给予警告或责令停止会见。

会见结束后,拘留所应当对被拘留人进行人身检查,并将其送回拘室。

根据被拘留人或其亲友的申请,有条件的拘留所可以安排被拘留人进行远程视频会见。

行政拘留的期限

根据修改后的治安管理处罚法草案,行政拘留处罚的最高期限由30日减少为20日。

1、未成年人和70岁以上老人不适用行政拘留处罚

修改后的治安管理处罚法草案取消了关于未成年人、七十周岁以上的老人、怀孕或哺乳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妇女可以罚款折抵拘留的规定,并明确他们不适用行政拘留处罚。

2、治安案件讯问时间最长不超过12小时

修改后的治安管理处罚法草案将治安案件的讯问查证时间最长不超过36小时缩短为最长不超过12小时。

3、公安机关及民警办案应遵守行为规范

修改后的治安管理处罚法草案专门增加了执法监督一章,对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办理治安案件应当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作出了具体规定。

行政拘留的请假规定

《拘留所条例实施办法》

根据《拘留所条例实施办法》第五十六条的规定,被拘留人遇到参加升学考试、子女出生、近亲属病危或死亡等情况时,被拘留人或其近亲属可以提出请假出所的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拘留所在收到被拘留人请假出所申请后,应立即提出审核意见,填写被拘留人请假出所审批表,报拘留决定机关审批。拘留决定机关应在被拘留人或其近亲属提出申请的12小时内决定是否准许请假出所。

如果拘留决定机关批准请假出所,拘留所会给予被拘留人请假出所证明,并安排其出所。

准假出所的时间一般不超过7天。被拘留人请假出所的时间不计入拘留期限。

根据《拘留所条例实施办法》第五十七条的规定,被拘留人或其近亲属提出请假出所申请时,需要向拘留决定机关提供担保人,或按剩余拘留期限每日200元的标准交纳保证金。

担保人需要符合以下条件:

  1. 与被拘留人案件无牵连;
  2. 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限制;
  3. 在当地有常住户口和固定住所;
  4. 有能力履行担保义务。

担保人需要保证被担保人请假出所后能按时返回拘留所。如果担保人不履行担保义务,导致被担保人请假出所后不归或不按时回所,公安机关可以对其处以3000元以下的罚款。

如果被拘留人请假出所后能按时返回,拘留决定机关应当及时退还收取的保证金;如果被拘留人请假出所后不归或不按时回所,保证金将被没收并上缴国库。

延伸阅读
  1. 行政拘留可以探视吗
  2. 被行政拘留的探视是如何规定的
  3. 拘留所探视需要带什么手续
  4. 被行政拘留十五天可以探视吗
  5. 刑事拘留为什么不可以探视

强制措施热门知识

  1. 交通事故中的谅解书对量刑的影响
  2. 轻伤对方不原谅能办理取保候审吗
  3. 刑事担保无效是否退还本金的法律问题
  4. 保释的条件
  5. 法院判拘役办取保的条件
  6. 不予批捕的取保候审:程序要求与证据不足
  7. 取保候审翻供是否会导致拘留?
强制措施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