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5-01-10
根据我国《刑法诉讼法》的规定,刑事扣留期限的计算方法如下: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于人犯拘留期间的羁押期限最长为11天。在拘留后的24小时内,公安机关会对人犯进行第一次讯问。如果认为需要对人犯加以逮捕,公安机关在拘留后的3日内会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批准逮捕的时间可以延长1日至4日。人民检察院在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3日以内会作出批准逮捕或不批准逮捕的决定。如果批准逮捕,拘留将转为逮捕;如果不批准逮捕,公安机关会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人犯。
从拘留或逮捕人犯起到案件侦查终结的羁押期限最长为5个月。具体规定是:对被告人的羁押期限通常不超过2个月。如果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侦查的案件,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可以延长1个月。对于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和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的案件,在上述期限内仍不能办结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或决定,可再延长2个月。不过,如果在侦查期间发现被告人另有重要罪行,可以经同级人民检察院批准或决定补充侦查,侦查中羁押期限从批准或决定补充侦查之日起重新计算。
公安机关将案件移送起诉或免予起诉以后,人民检察院通常在1个月内作出起诉或免于起诉的决定。对于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如果人民法院退回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的期限为1个月。对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其准备起诉和补充侦查的期限与上述期限相同。因此,被告人在审查起诉阶段的羁押期限最长为两个半月。
从拘留之时起计算刑事拘留的起算时间,可以更准确地计算折抵刑期。根据刑法的规定,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刑期应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可折抵相应刑期。在计算先行羁押的日期时,应从执行羁押的当日起计算。因此,刑事拘留期间可以折抵相应的刑期,而“拘留后的三日以内”应从执行拘留的某日某时起算。
从拘留之时起计算刑事拘留的起算时间,有利于法律条文前后适用的统一性。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拘留后应在24小时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或所在单位,除非有碍侦查或无法通知的情形。在实践中,公安机关使用的《拘留通知书》上一般会注明拘留开始的时间。按照正常的理解,拘留期间应从那时起开始计算。
从拘留之时起计算刑事拘留的起算时间,符合公平和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需要。这种计算方法更有利于体现刑事诉讼法的立法目的,维护在押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