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院如何对刑事拘留进行监督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强制措施 > 刑事拘留法律知识

检察院如何对刑事拘留进行监督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04-03

 
118196
刑事拘留一般来说应当由司法机关进行相应的执行,属于法律刑罚中的一种,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下面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检察院对刑事拘留的监督方式

实行刑事拘留案件通报制度

为加强对刑事拘留强制措施适用的监督,检察机关与公安机关有关部门协商,要求复制相关文书,如《受理案件登记表》、《刑事案件立案报告书》或《不予立案通知书》、《呈请刑事拘留报告书》等。在受理、立案(不立案)、以及呈报适用刑事拘留强制措施决定后三日内,将上述材料报送检察机关有关部门,以便加强对刑事拘留措施适用的监督。

加强侦查监督工作力度

通过提前介入侦查、认真审查卷宗,发现违法情形,及时予以纠正。对于送达的每份纠正违法通知书,都要有结果答复。针对某个时期较突出的违法问题,要综合建议公安机关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同时,选择典型案例制作情况反映,上报党委、人大和上级机关,以期引起重视。针对典型的违法事实和违法人员,建议公安机关对责任人员予以惩戒。

严格刑事拘留的审批手续

公安机关应将刑事拘留的审核权划归法制部门负责。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法制部门可以通过对刑事侦查部门所办案件中刑事强制措施的使用情况进行审核,达到对刑事侦查部门的监督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克服多头审批,统一标准,杜绝滥用刑事拘留等强制措施。

刑事拘留的定义

刑事拘留是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在紧急情况下,对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人采取的一种剥夺其人身自由的临时性强制措施。根据刑事诉讼法第61条的规定,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1. 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2. 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3. 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4. 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5. 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6. 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7. 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正确、适时使用刑事拘留这一强制措施对于保证及时、准确查处刑事案件,打击、惩处犯罪,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延伸阅读
  1. 盗窃罪自首以后多久会被判刑
  2. 刑事拘留对个人的影响
  3. 刑事拘留期间可以探望吗
  4. 被刑事拘留后的法律程序
  5. 2010年二手房营业税政策解读与影响分析

强制措施热门知识

  1. 交通事故中的谅解书对量刑的影响
  2. 拉皮条是否可以保释出来
  3. 刑事担保无效是否退还本金的法律问题
  4. 保释的条件
  5. 法院判拘役办取保的条件
  6. 不予批捕的取保候审:程序要求与证据不足
  7. 取保候审翻供是否会导致拘留?
强制措施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