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视居住设立有哪些意义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强制措施 > 监视居住法律知识

监视居住设立有哪些意义

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5-01-16

 
117990
本来在司法实践中,司法机关使用任何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必须是司法上无争议,法学界被公认的。但是使用监视居住这一刑事强制措施,司法机关自身都感到有争议,这种争议具体表现在对“混合居妆第三人及公共设施如何处理的问题。同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代理人对公安机关的执法行为颇有争议。究其原因在于立法的问题,在于法律设定监视居住的先天不足。如某市公安机关2002年7月办理了一起侵犯商业秘密案件,笔者是经办人之一,该案件多名犯罪嫌疑人在所在地均有“混合居妆的住所,报捕后因证据不足检察机关不批准逮捕,公安机关变更了刑事强制措施为监视居住,为了防止犯罪嫌疑人、毁灭证据和串供,公安机关指定了处所执行监视居祝从法律的角度来说,该案指定监视居住处所的做法在执法上有偏差,是一种变相操作的行为,如果不这样做肯定是不行的,案件就办不了。在日常司法实践中,公检法三家经常会碰到类似的问题,就是违法指定住处的现象。

监视居住的违法性认识不足的问题

在司法实践中,一些执法部门和司法人员对监视居住的违法性认识不足,没有将违反《宪法》的行为视为严重问题。他们试图从立法本意上寻找推卸责任的理由,认为原先立法的目的并非故意侵犯公民的基本权利,而是因为立法考虑不周到等原因。并且他们认为通过正确的执法活动可以弥补立法上的缺陷。

然而,这种观点和做法是极其错误的,违反了社会主义法制原则,是对法律的亵渎,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监视居住存在的实际问题

此外,公检法三家在使用监视居住措施时还面临一些现实问题,如风险大、费用高等。举例来说,当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被指定居住在某宾馆时,办案单位需要承担高额的住宿、伙食和监视费用。同时,还存在逃跑和自杀的风险。

因此,大多数办案单位都放弃了使用监视居住这一刑事强制措施,办案人员也因为使用该措施带来的麻烦和可惜而选择放弃。

延伸阅读
  1. 监视居住转取保候审的流程是怎样的
  2. 秘密侦查刑事诉讼原则
  3. 中日刑事强制措施比较
  4. 开设赌场罪刑事拘留有病怎么办
  5. 变更、撤销或解除逮捕的情形有哪些

强制措施热门知识

  1. 监狱刑满释放的流程
  2. 监外执行疾病范围
  3. 二型糖尿病可以监外执行吗
  4. 电话传唤合法吗
  5. 取保候审人在异地怎么传唤
  6. 李某被逮捕,逮捕条件是什么
  7. 监外执行可以上班吗
强制措施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