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外执行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强制措施 > 监视居住法律知识

监外执行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10-27

 
117945
对于特定身份的人犯罪时,我们该如何处罚呢?比如哺乳期的妇女,尚有嗷嗷待哺的婴儿需要养育;已年近花甲的老人,可能承受不了高强度的监狱改造;还有虽构成犯罪,但由于认错态度良好并取得了受害者家属谅解的人等。对于这些情况,该如何处理呢?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整理了以下资料,欢迎了解阅读。

监外执行的法律条件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65条的规定,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只有满足以下情形之一,才可以被暂予监外执行:

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

如果罪犯患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那么可以被暂予监外执行。

怀孕或正在哺乳婴儿的妇女

对于怀孕或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也可以被暂予监外执行。

生活不能自理但不致危害社会

如果罪犯生活不能自理,但暂予监外执行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那么可以符合条件。

对于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如果满足上述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同样可以被暂予监外执行。

然而,对于可能对社会造成危险的罪犯,或者自伤自残的罪犯,不得暂予监外执行。对于确实患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罪犯,必须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进行诊断并开具证明文件。

在交付执行之前,暂予监外执行的决定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做出;在交付执行之后,暂予监外执行的决定由监狱或者看守所提出书面意见,并报省级以上监狱管理机关或者设区的市一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如果监外执行的罪犯在执行期间涉嫌犯罪,公安机关应当根据法律规定立案处理。

监外执行的注意事项

对于具备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人民法院在判决时可以直接决定。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制作《暂予监外执行决定书》,其中应当载明罪犯的基本情况、判决确定的罪名和刑罚、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原因和依据,并抄送人民检察院和罪犯居住地的公安机关。

在判决或裁定执行过程中,对于具备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监狱应当提出书面意见,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监狱管理机关批准。如果在看守所或拘役所服刑的罪犯需要暂予监外执行,应当由看守所或拘役所提出书面意见,并报主管的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审查决定。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机关应当将批准的决定抄送人民检察院。

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对不符合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进行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行为。

延伸阅读
  1. 刑事诉讼法中关于再审案件强制措施的规定
  2. 监外执行的概念和适用范围
  3. 假释保证人必须是亲属吗
  4. 暂予监外执行期间再次犯罪将被收监
  5. 老年人判刑会被监外执行吗

强制措施热门知识

  1. 刑事担保无效是否退还本金的法律问题
  2. 取保候审期间的出境限制
  3. 保释的条件
  4. 法院判拘役办取保的条件
  5. 不予批捕的取保候审:程序要求与证据不足
  6. 盗墓罪的取保候审程序及条件
  7. 取保候审翻供是否会导致拘留?
强制措施知识导航

强制措施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暂予监外执行的条件与流程
  4.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