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视居住的时间有多长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09-01
但有的犯罪情况中并不是所有的犯罪分子都适合直接在监狱中居住的,在之前是需要进行一个监视居住的时间,那么这个时间确定的标准是如何的?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监视居住时间限制及解除程序
一、监视居住时间限制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最长时间不得超过十二个月,对监视居住措施的最长时间不得超过六个月。在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期间,对于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不能中断。
二、解除监视居住程序
1. 解除或撤销监视居住的决定应当经过办案人员提出意见、部门负责人审核,并由检察长做出决定。2. 解除或撤销监视居住的决定应当通知执行机关,并将解除或撤销监视居住的决定书送达犯罪嫌疑人。3. 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委托的律师及其他辩护人认为监视居住超过法定期限,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解除监视居住的要求。4. 人民检察院应当在七日以内审查决定犯罪嫌疑人的解除监视居住要求。如果经审查认为超过法定期限,经检察长批准后,可以解除监视居住;如果未超过法定期限,应当书面答复申请人。
三、强制措施超期的解除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委托的律师及其他辩护人对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采取的强制措施超过法定期限的,有权要求解除强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应当予以释放、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或依法变更强制措施。
四、参考法规
本文所述的监视居住时间限制和解除程序均依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1998年12月1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修正)以及相关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