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3-09-2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诉讼中的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当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被逮捕或需要变更强制措施时,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可以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以确保其不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当事人只需提出一份申请取保候审书,并将其交给办案机关。办案机关需要在三天内给予答复,决定是否取保候审,如果不予取保,还需要说明理由。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对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进行取保候审:(一)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取保候审不会对社会造成危险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正在哺乳婴儿的妇女,但取保候审不会对社会造成危险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进行取保候审。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与国外的保释制度相比,中国的取保候审制度具有独特的特点。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依法责令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以担保其不逃避侦查和审判,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这种措施既可以不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进行羁押,使其能够照顾家庭、从事原来的工作和劳动,为社会做出一些有益的贡献,又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国家和社会对他们的关怀。此外,取保候审还可以减少国家在押人员的生活和管理费用等开支,从而减轻羁押场所的工作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