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3-10-13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被取保候审后,当事人能否回单位上班,取决于用人单位是否暂停履行劳动合同。
根据《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8条规定,当劳动者涉嫌违法犯罪被有关机关收容审查、拘留或逮捕时,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者被限制人身自由期间暂时停止劳动合同的履行。
在暂时停止履行劳动合同期间,用人单位不承担劳动合同规定的相应义务。如果劳动者经证明被错误限制人身自由,可以根据《国家赔偿法》要求有关部门进行赔偿。
在司法实践中,即使已经具备取保候审条件,也并非立即办理取保候审手续。通常情况下,办案机关会等到取证工作基本完成、证据基本定型后,才会为犯罪嫌疑人办理取保候审手续。这主要是为了避免将人放出后发生串供、翻供等情况的发生。因此,大多数取保候审的情况是当事人在看守所羁押一两个月,并在就所涉嫌犯罪问题形成口供后,取保候审才会得到批准。
律师为在押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申请取保候审后,应要求办案机关在七日内作出同意或不同意的答复。对于不同意取保候审的,律师有权要求其说明不同意的理由,并可以提出复议或向有关部门反映。
律师在申请取保候审时,可以针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是否具备取保候审条件进行调查取证。例如,对于患有严重疾病的,可以调取医院的病历记录;对于正在怀孕或哺乳自己婴儿的,可以调取医院关于怀孕的诊断证明或婴儿的出生证明;对于有稳定工作的,可以要求其工作单位出具证明文件或调取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