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后能撒案吗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3-10-17
刑事诉讼法规定,刑事案件一般是由公安机关负责侦查的,公安机关受理案件后,会对案件进行侦查,而取保候审是由公安机关执行的刑事强制措施,那么取保候审后能不能撒案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取保候审后是否可以撤销案件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取保候审后,如果符合情节显著轻微、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等情形的,是可以撤销案件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的规定,以下情形之一出现时,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 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定为犯罪;
- 犯罪已经超过追诉时效期限;
- 经特赦令免除刑罚;
- 依照刑法规定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
-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已经死亡;
- 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取保候审保证人的义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取保候审后,可以提出符合法定条件的保证人进行担保。取保候审的保证人应当履行保证义务,保证被取保候审人在不被羁押的情况下,随传随到,候审不误。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保证人应当履行以下两项义务:
- 对被保证人遵守法律规定进行监督。保证人需监督被保证人未经公安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如果被保证人需要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保证人应监督、督促被保证人向执行的公安机关提出申请,请求批准。保证人还需监督被保证人在司法机关传讯时及时到案,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不得串供、毁灭、伪造证据。
- 发现被保证人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违反法律规定行为的,应及时向执行机关报告。例如,保证人在履行保证义务过程中发现被保证人逃跑或有逃跑企图,或者发现被保证人未经批准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出外办事,或者发现被保证人可能毁灭、伪造证据、串供等情况,都应立即向执行的公安机关报告。保证人应认真履行法律规定的保证义务,如不履行保证义务,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