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12-26
拘传是我国刑事诉讼中一种强制措施,用于对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进行强制传唤到案接受讯问。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都有权决定适用拘传。然而,在司法实践中,公安机关通常是拘传的执行机关。
1.填写《拘传证》,并报负责人审批。
办案人员根据案情认为需要采用拘传措施时,应首先填写《拘传证》,然后报请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负责人审批。
2.拘传的执行。
拘传应当由至少两人以上的执行人员进行。执行拘传时,应向被拘传人出示拘传证,对于抗拒拘传的情况,可以使用戒具,强制将其传唤到案。
3.拘传的次数与时间。
根据《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第117条规定:“传唤、拘传的持续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案情特别重大、复杂,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传唤、拘传的持续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拘传不得以连续传唤、拘传的方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并且应当保证犯罪嫌疑人的饮食和必要的休息时间。
4.拘传的地点。
根据公安部《规定》第60条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规则》第35条的规定,拘传的地点应当在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所在的市、县范围内。如果犯罪嫌疑人的工作单位、户籍地与居住地不在同一市、县范围内,拘传应当在犯罪嫌疑人工作单位所在地的市、县进行。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在犯罪嫌疑人户籍地或居住地所在的市、县范围内进行拘传。
5.拘传的结果。
一旦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将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拘传到案后,应立即进行讯问。讯问结束后,根据案件情况作出不同的处理:对于认为依法应当限制或剥夺其人身自由的情况,可以采用其他相应的强制措施;对于认为不宜适用其他强制措施的情况,应立即释放,不得变相扣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