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5-02-10
当亲属或家人被抓时,首先要坚持询问抓人者是否有拘留或拘传证,并在必要时要求照相或复印。
坚持要求看抓人者的证件,并记下警察的单位、姓名、警号、手机号。如果必要,可以报警或一起前往社区派出所让警官见证并备案,以防止被黑抓。
尽快向办案单位核实是否是该机关进行抓人。这一步最好在24小时内完成。
向抓人单位了解被羁押在哪个看守所或拘留所,并索要被拘留人家属通知书。通常,该通知书会通过挂号信的方式邮寄给家属,请注意查收。
向决定拘留单位了解亲人被拘留的涉嫌违法犯罪行为。
了解是行政拘留、司法拘留还是刑事拘留。如果是行政或司法拘留,期限最多为15天。而刑事拘留则意味着亲人涉嫌刑事犯罪。
按时向看守所或拘留所存钱。现在的看守所基本上不接收衣物和私人用品,因此应一次性存入足够的钱,至少2-3千元,以供亲人购买衣物、用品和订餐等。
立即将消息告知被抓人的单位以及可以通知的亲友,共同协力应对此情况。
尽快正式聘请专业刑事辩护律师介入。在侦查阶段,除了办案人员,只有律师可以见到被抓人。律师可以帮助家属进一步了解罪名、会见被抓人并提供法律咨询,代为控告申诉。换句话说,专业刑事律师是您亲人唯一的保护神。
根据情况,在一定范围内适时发布相关消息,以防办案机关进行暗箱操作。同时,谨慎利用微博、微信等新社交媒体。如果必要,可以让媒体报道,加强社会公众的监督。
请信得过的亲友统筹全局,明确分工负责,帮助做出正确决策。不要盲目听信他人的许诺,比如有关系、能捞人等。一旦轻信,轻则浪费钱财,重者贻误时机,造成终生的遗憾。家人千万不要有销毁隐匿罪证、干预办案、包庇同案犯等行为,否则一个没出来,又会有几个人进去。
随时做好经济、时间和思想上的持久战准备。刑事案件是国家公权力和个人私权不对等的对抗,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都很高。
如果您手握真理或有可能无罪,请不要轻易妥协。
坚持到最后,不轻易罢休。
尽可能不影响家庭中的年迈者和未成年人的正常生活和学习。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规定,公安机关在拘留人时,必须出示拘留证。被拘留后,应立即将被拘留人送往看守所羁押,最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除非无法通知或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否则应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一旦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应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六条规定,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应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内进行讯问。一旦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情况,必须立即释放被拘留人,并发给释放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