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个人名义签订承包合同属于家庭财产吗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3-09-24
【案情】
李某与家庭成员的责任承担问题
案情
李某与妻子周某、儿子李某某、儿媳黄某一起居住。2005年9月,李某以个人名义与村委会签订合同,承包了村里的15亩果园,承包期10年,承包费每年4000元。承包之后,妻子、儿子、儿媳一起在果园帮忙,但人手仍然不够,于是雇佣了同村的村民辛某做工。然而,由于管理不善,果园连年亏损,导致四年来共欠下承包款4000元,贷款6000元以及帮工的工钱700元。2009年9月,李某中途毁约,按照合同约定,需要交纳占剩余年份承包费总额的违约金,共计7000元。李某家中的财产总价值为两万元。村委会、银行、辛某要求以李某家庭的财产清偿债务,但遭到周某、李某某、黄某等人的反对,声称财产中有他们的份额,而承包人是李某,他们只是帮忙,不能以他们的财产偿还债务。因此,村委会、银行、辛某决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分歧
第一种意见认为,李某是以个人名义与村委会签订承包合同的,其家庭成员周某、李某某、黄某只是一起在果园帮忙,不能以家庭财产承担责任。第二种意见认为,尽管李某是以个人名义与村委会签订承包合同的,但是其家庭成员周某、李某某、黄某都参与了经营活动,因此应当以家庭财产承担责任。
管析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农村承包经营户是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承包合同的规定从事经营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农村承包经营户的财产责任与个体工商户的责任完全相同。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的债务,如果是个人经营的,以个人财产承担;如果是家庭经营的,以家庭财产承担。”在本案中,尽管李某是以个人名义与村委会签订承包合同的,但是其家庭成员周某、李某某、黄某都参与了经营活动,因此应当以家庭财产承担责任。虽然表面上看,参与经营的家庭成员和帮工一样,都是在协助承包人劳动,但是他们的法律地位与帮工截然不同。周某、李某某、黄某的协助经营活动是基于他们作为李某的家庭成员的特殊身份,他们在利益分配上并不采用固定工资的形式,而是采用共享利润的形式。因此,他们与李某的关系在性质上不属于雇佣关系。相应地,在责任形式上也与雇工有所区别。他们不仅不能成为承包经营户的债权人,反而需要用他们的家庭财产承担农村承包经营户的债务。与个体工商户一样,以个人名义承包的农村承包经营户如果是以家庭共有财产投资,或者受益的主要部分供家庭成员享用,那么其债务就应以家庭共有财产清偿。如果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承包经营,债务应由夫妻共同财产清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