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化工企业拆迁包含哪些法律原因
点击数:47 更新时间:2023-12-25
东北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也是重工业基地,东北有很多的化工企业,而化工企业对环境的影响是比较大的,所以很多化工企业面临拆迁的问题,那么大连化工企业拆迁包含哪些法律原因?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大连化工企业拆迁涉及的法律原因
产品和产业结构调整
大钢、大化搬迁的同时,需要进行产品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化计划利用搬迁的机会,对产品结构进行重大调整。原先以无机产品为主的生产将向有机产品为主进行转变。除了保留部分老产品如纯碱等,大化还将新增石化产业的下游产品,如芳烃等,以延长石化产业链,促进石化产业集群的形成。为此,大化已选定了西太平洋石化公司附近作为新产品的厂址。搬迁后,无机产品的比重将降低到约20%,有机产品的比重将增加到80%。大钢除了增加生产能力外,还将通过增加关键设备进行工艺调整,提高钢的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此外,在搬迁改造过程中,大钢和大化还将进行产权结构调整,寻找新的合作伙伴,吸引境内外战略投资者进行共同控股,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环境改善与严格环保要求
大钢和大化属于传统的污染型行业,搬迁后将显著改善大连市内的环境状况。为降低这两家企业对新厂址地区的污染,新厂址和工艺选择都将面临更为严格的环保要求。在选择新厂址时,需要慎重考虑周围环境,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这是确定新厂址的必要条件。在生产工艺方面,建议企业尽可能选择国际上最先进的工艺,并淘汰一些严重污染问题无法解决的旧产品,以将污染降至最低限度。可以明确的是,大钢和大化搬迁后,新工厂的污染将大大减轻。
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九条的规定,未按照法律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发利用规划不得组织实施,未按照法律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不得开工建设。根据该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如果建设单位未按照法律提交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者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批准,擅自开工建设,负责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的部门将责令停止建设,并处以罚款,并可以要求恢复原状。根据该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如果有以下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除依法受到处罚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可以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以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一)建设项目未按照法律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被责令停止建设而拒不执行的;(二)违反法律规定,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被责令停止排污而拒不执行的;(三)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的;(四)生产、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生产、使用的农药,被责令改正而拒不改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