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当事人提起诉讼要求撤销裁决,裁决机关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法院是否可以强制执行?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征地拆迁纠纷 > 拆迁诉讼法律知识

拆迁当事人提起诉讼要求撤销裁决,裁决机关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法院是否可以强制执行?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4-07-30

 
10728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六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如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具体行政行为在法定期限内既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行政机关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或者依法强制执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九十三条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在受理行政机关申请执行其具体行政行为的案件后,应当在30日内由行政审判庭组成合议庭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就是否准予强制执行作出裁定。如果需要采取强制执行措施,由本院负责强制执行非诉行政行为的机构执行。

第九十四条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十四条规定,在诉讼过程中,被告或具体行政行为确定的权利人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时,人民法院不予执行。但是,如果不及时执行可能给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他人合法权益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人民法院可以先予执行。如果后者申请强制执行,应当提供相应的财产担保。

第九十五条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十五条规定,如果被申请执行的具体行政行为具有以下情形之一,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不准予执行:

(一)明显缺乏事实根据;

(二)明显缺乏法律依据;

(三)其他明显违法并损害被执行人合法权益的。

行政裁决强制执行规定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如果被拆迁人对行政裁决在法定期限内既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如果被拆迁人对行政裁决在法定期限内提起诉讼,而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或拆迁人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法院不予执行。但是,如果不及时执行可能给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他人合法权益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人民法院可以先于执行。如果拆迁管理部门的行政裁决明显缺乏事实根据、法律依据或其他明显违法并损害被执行人合法权益的,法院应不予执行。

在实践中,许多法院忽视被拆迁人已经提起诉讼但尚未获得法院判决的情况,随意以不执行违反公共利益或国家利益为借口,准予强制执行,侵害公民个人合法财产。为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被拆迁人应积极提起拆迁许可行政诉讼,防止有关部门作出行政裁决后进入强制拆迁程序。

延伸阅读
  1. 一直不签拆迁补偿协议,会被强拆吗
  2. 在拆迁案件中,哪些行政主体可以进行强拆
  3. 强制拆迁需要满足哪些法定条件
  4. 违法建设强制拆迁行为是否可诉
  5. 什么是司法强拆,司法强拆是合法的吗

征地拆迁纠纷热门知识

  1. 城市房屋拆迁程序是什么
  2. 村干部强拆家里树木怎么办
  3. 农村危房长期没人住要被强拆,有补贴吗
  4. 养殖场强拆程序是怎样的
  5. 征地拆迁中,如何有效阻止地方政府进行违法征地拆迁
  6. 果园地上修建的看护房是大棚房吗?会被强拆吗
  7. 造成拆迁评估所有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征地拆迁纠纷知识导航

征地拆迁解决方案

  1. 宅基地可以继承吗
  2. 房屋抵押后,土地随房屋一起抵押
  3. 拆迁过程中致伤亡处理指南
  4. 房屋拆迁补偿方式
  5. 房屋承租人能否获得补偿安置
  6. 土地承包期的最长年限
  7. 房屋拆迁补偿标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