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2-14
根据我国《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规定,房屋征收应先进行补偿,然后再进行拆迁。如果在未签订补偿协议的情况下进行拆迁,属于违法行为。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第二十五条: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根据本条例的规定,就补偿方式、补偿金额和支付期限、用于产权调换房屋的地点和面积、搬迁费、临时安置费或者周转用房、停产停业损失、搬迁期限、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等事项,订立补偿协议。
补偿协议订立后,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补偿协议约定的义务,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诉讼。
第二十六条: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在征收补偿方案确定的签约期限内无法达成补偿协议,或者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不明确的情况下,由房屋征收部门报请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按照征收补偿方案作出补偿决定,并在房屋征收范围内进行公告。
补偿决定应当公平,包括本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的有关补偿协议的事项。
被征收人对补偿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第二十七条:实施房屋征收应当先进行补偿,然后进行搬迁。
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在给予被征收人补偿后,被征收人应当在补偿协议约定或者补偿决定确定的搬迁期限内完成搬迁。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采取暴力、威胁或者违反规定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迁。禁止建设单位参与搬迁活动。
行政强制拆迁听证是指房屋拆迁管理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听取拆迁当事人对房屋行政强制拆迁相关问题的陈述、申辩和质证的行为。
1、拆迁人申请行政强制拆迁,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审查符合条件的申请,并受理申请,然后组织拆迁当事人及相关人员进行听证。听证结束后,向同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强制拆迁。
2、房屋拆迁管理部门组织房屋强制拆迁听证会,在听证会前7日就听证的时间、地点、方式等向社会公告,并同时向听证相关人员送达《房屋强制拆迁听证会通知书》。
3、房屋强制拆迁听证参加人员包括拆迁当事人、原房屋拆迁裁决经办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也可以邀请有关管理部门和具有社会公信力的代表等参加。
4、强制拆迁听证会程序:
(1)听证记录员宣布听证纪律;
(2)听证主持人宣布听证事由,询问、核实当事人及其代理人身份,告知听证参加人在听证中的权利,宣布听证开始;
(3)原房屋拆迁裁决经办人员陈述实施房屋行政强制拆迁的事实、理由和依据;
(4)当事人双方进行申辩;
(5)听证主持人就有关问题进行询问、调查;
(6)当事人作最后陈述;
(7)听证主持人宣布听证结束。
5、房屋拆迁笔录由拆迁当事人、原房屋拆迁裁决经办人员当场进行核对,核对无误后签名认可。若拆迁当事人拒绝签名或者盖章,听证主持人在笔录中记名。
6、主持人在听证会结束后,填写《房屋行政强制拆迁听证意见书》。
7、听证结束后,房屋拆迁管理部门将房屋强制拆迁听证会情况报同级人民政府法制办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