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强制拆迁如何界定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征地拆迁纠纷 > 强制拆迁法律知识

违法强制拆迁如何界定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5-02-17

 
10084

违法强制拆迁的法律界定

依据国家法律规定,对于未执行征收补偿决定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强制拆迁。如果在未签订拆迁补偿协议或者作出征收补偿决定的情况下,通过暴力手段进行强制拆迁,将被视为违法行为。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实施房屋征收应当先进行补偿,然后再进行搬迁。市、县级人民政府在作出房屋征收决定后,应当对被征收人进行补偿,被征收人应当在补偿协议约定或者补偿决定确定的搬迁期限内完成搬迁。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采取非法手段,如暴力、威胁或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和道路通行等方式来强迫被征收人搬迁。建设单位参与搬迁活动也是被禁止的。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如果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并且在补偿决定规定的期限内未搬迁,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强制执行申请书应当附具补偿金额、专户存储账号、产权调换房屋和周转用房的地点和面积等相关材料。

遇到违法强拆的应对方法

1、冷静应对突发状况,避免以暴制暴

在面对暴力拆迁等突发状况时,不能以暴力方式进行回应,应尽量冷静自持,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害。虽然面对不讲理的拆迁人可能会感到委屈和愤怒,但应该意识到还存在更好、更合法的解决办法,违法行为者最终将受到法律制裁。

2、积累拆迁法律知识,保护自身权益

作为被拆迁人,平时可以积累一些与拆迁相关的法律知识,以保护自身权益。了解一些拆迁法律常识可以让拆迁人不敢轻视。许多拆迁人之所以敢于进行强拆甚至暴力拆迁,是因为被拆迁人对法律不了解。只要了解一些法律常识,就能够应对很多情况,避免自身权益受到侵害而不自知。

3、主动收集证据,向公安机关报案

将被动转为主动,积极收集证据,并向公安局报案。如果公安局不受理或受理后冷处理,可以通过合法途径对公安机关提起行政复议。

所谓"非法强拆"是指没有经过强制执行法律批准文件的强制拆除行为。例如,在房屋征收过程中,如果没有法院的强制执行裁定,就属于典型的非法强拆。

延伸阅读
  1. 拆除违章建筑会有赔偿吗?探究真相!
  2. 强制拆除的相对人能不能获得违章建筑拆除补偿
  3. 强制拆迁需要满足哪些法定条件
  4. 违法建设强制拆迁行为是否可诉
  5. 签了拆迁过渡协议,马上强拆房屋,算不算违法

征地拆迁纠纷热门知识

  1. 征地拆迁程序不规范怎么办
  2. 拆迁的正常流程有哪些
  3. 征地拆迁纠纷怎么办
  4. 征地维权的那些谣言,你听过吗
  5. 解决农村拆迁纠纷:如何处理村民不同意的情况?
  6. 拆迁有纠纷找哪个部门裁决
  7. 离高铁30米在不在拆迁范围内
征地拆迁纠纷知识导航

征地拆迁解决方案

  1. 宅基地可以继承吗
  2. 房屋抵押后,土地随房屋一起抵押
  3. 拆迁过程中致伤亡处理指南
  4. 房屋拆迁补偿方式
  5. 房屋承租人能否获得补偿安置
  6. 土地承包期的最长年限
  7. 房屋拆迁补偿标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