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06-14
强制拆迁,又称为房屋征收的强制执行,是指在约定或规定的搬迁期限内,被征收房屋的所有权人或承租人未履行搬迁义务,经过催告后仍不履行搬迁义务,由被征收房屋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采取强制措施予以拆迁。
进行房屋强制拆迁的实体条件有两个方面。首先,被征收人在补偿决定规定的期限内拒不搬迁,且存在补偿决定的情况下,才能申请人民法院进行强制拆迁。如果仅存在补偿协议而没有补偿决定,房屋征收部门只能通过民事诉讼解决,不能直接申请强制执行。其次,做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政府必须按照补偿决定的内容对被征收人进行补偿安置,如果被征收人依然不履行补偿决定拒不搬迁,则相关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进行强制拆迁。
进行房屋强制拆迁的程序条件是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因此,申请强制拆迁应当在被征收人可以申请复议或行政诉讼的期限届满后进行。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28条的规定,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不提起行政诉讼,在补偿决定规定的期限内又不搬迁的,由做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可以看出,政府只有申请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拆迁的权利,而没有自己决定强制拆迁的权力。《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将准予征收强制执行的权力赋予了人民法院,但具体的组织实施工作并非完全由法院承担,而是要遵循裁执分离的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规定,人民法院裁定准予执行时,一般由做出征收补偿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组织实施,也可以由人民法院执行。此外,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其具体行政行为时,由申请人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受理;如果执行对象为不动产,由不动产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如果基层人民法院认为执行存在困难,可以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执行,上级人民法院可以决定由自己或下级人民法院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