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k***0
侵权咨询
2024.11.12
81人阅读
造成精神伤残的如何赔偿
提示:法律咨询具有特殊性,律师回复仅供参考,如需更多帮助,请咨询律师。
造成精神伤残的赔偿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伤残等级、受害人的精神状况以及法律规定等。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赔偿内容和标准:
精神伤残鉴定
依据:精神伤残鉴定主要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精神伤残评定规范》(SF/JD0104004-2014)。该规范为精神伤残程度的评定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统一标准。
程序:精神伤残的鉴定程序与人体损伤的鉴定程序相似,可以在诉前单方委托进行鉴定,也可以在进入诉讼后由法院委托司法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时机:根据规范,“精神伤残评定应当在医疗终结后进行,一般在脑外伤6个月以后进行”。
赔偿内容
精神损害抚慰金:精神损害抚慰金是对受害人因精神伤残所遭受的痛苦的一种经济补偿。其数额一般不低于5000元,但不高于80000元。具体金额根据受害人的伤残等级、侵害人的过错程度以及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确定。
残疾赔偿金:如果精神伤残同时伴随有身体上的残疾,那么还需要支付残疾赔偿金。残疾赔偿金的计算公式为:残疾赔偿金=100000元×伤残等级系数×责任系数。
其他费用:除了上述两项主要赔偿外,还可能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其他相关费用。
特殊情况
陈旧伤:对于已经存在的旧伤,如果交通事故确实对其造成了进一步的伤害,可以单独进行精神伤残鉴定。
特殊侵权情节:如果案件中存在其他特殊侵权情节,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数额可以不按上述标准确定。
法律依据
国家赔偿法:在国家赔偿案件中,精神损害赔偿是体现宪法、法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一项重要制度。最高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国家赔偿案件确定精神损害赔偿责任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了致人精神损害、造成严重后果的认定标准,并提高了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支付标准。
地方性法规:不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精神损害赔偿标准和指导意见,如北京市、山东省、福建省等地都有相关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