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继续履行、补救措施与损害赔偿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履行 > 合同履行要素法律知识

合同继续履行、补救措施与损害赔偿

点击数:24 更新时间:2023-10-04

 
62357
合同的继续履行、补救措施及损害赔偿都是承担合同违约责任的三种方式,什么是合同的继续履行以及补救措施及损害赔偿?这三者又有什么密切的联系吗?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这方面相关的知识来给大家解答,希望能解除你心中的疑惑。

继续履行的法律定义与要求

继续履行,又称实际履行,是指债权人在债务人未履行合同义务时,有权向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请求强制债务人实际履行合同义务。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一方未支付价款或报酬时,对方有权要求其支付。当事人一方未履行非金钱债务或履行非金钱债务不符合约定时,对方有权要求履行,但以下情形除外:

1. 法律或事实上无法履行

2. 债务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履行费用过高

3. 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要求履行

补救措施的法律定义与要求

补救措施是指债务人未按约定履行合同义务时,债权人在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强制债务人实际履行合同义务的同时,可要求债务人采取的补救履行措施。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履行合同义务但质量不符合约定时,应根据约定承担违约责任。若未约定或约定不明确,受损害方可根据标的性质和损失大小,合理选择要求对方承担修理、更换、重作、退货、减少价款或报酬等违约责任。

损害赔偿的法律定义与要求

当事人一方未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不符合约定时,在履行义务或采取补救措施后,对方若有其他损失,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损害赔偿方式包括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和适用定金罚则等多种情况。

1. 赔偿损失

损失赔偿额应相当于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预见或应当预见到的可能损失。当事人可在合同中约定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对于经营者对消费者的欺诈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应承担双倍赔偿责任,即按购买商品价款或接受服务费用的两倍赔偿。

当事人一方违约后,对方应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损失扩大;若未采取适当措施导致损失扩大,则不得要求赔偿扩大的损失。违约方应承担因防止损失扩大而支出的合理费用。

2. 支付违约金

违约金是根据当事人约定或法律规定,一方违约时应向对方支付的一定数额货币。

若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当事人可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增加;若约定的违约金过高,当事人可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适当减少。根据《商品房买卖合同解释》规定,当事人以约定的违约金过高为由请求减少时,应以违约金超过造成的损失30%为标准适当减少;当事人以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为由请求增加时,应以违约造成的损失确定违约金数额。对于约定迟延履行违约金的情况,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仍应履行债务。

3. 定金

若合同中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一方违约时,对方可选择适用违约金或定金条款,但不可同时使用两者。

三者之间的联系

当事人一方违约后,对方应采取适当措施防止损失扩大;若未采取适当措施导致损失扩大,则不得要求赔偿扩大的损失。可以看出,继续履行、补救措施和损害赔偿三种方式相辅相成,都旨在保障债权人的利益。

延伸阅读
  1. 工程发包方的违约责任
  2. 买卖合同拒绝履行的赔偿准则
  3. 履行行政协议过程中,有损害社会利益的如何处理
  4. 房屋赠与合同违约的赔偿责任
  5. 装修工程中承包人的承包义务

合同履行热门知识

  1. 合同法律师探讨先合同义务的若干问题
  2. 不能履行的法律依据
  3. 担保合同的中止条件
  4. 不安抗辩权的行使及解除合同
  5. 人间“蒸发”:借款人逃避还款责任
  6. 行使不安抗辩权合同履行期是否会发生改变
  7. 迟延履行期间被执行人财产清偿顺序的确定
合同履行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