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05-06
1. 第三人不是合同的当事人。在涉及第三人合同中,合同的主体仍然是原合同中的债权人和债务人,第三人只是作为接受债权的人。
2. 合同的当事人合意由第三人接受债务人的履行。涉及第三人合同的成立通常基于债权人的需求,因此,债权人应经过债务人的同意,才能约定由第三人履行。
3. 债务人必须向债权人指定的第三人履行合同义务。如果债务人未按约定向第三人履行债务,或者履行不符合约定,债务人应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
4. 向第三人履行原则上不能增加履行难度和履行费用。如果向第三人履行增加了费用,应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责任承担,如果协商不成,而是由于债权人的原因导致增加费用,债务人无过错,应由债权人承担额外费用。
1. 第三人可以向债务人请求履行。如果第三人拒绝接受履行,债务人应及时通知债权人并协商解决方法,由债权人承担因此产生的损失。
2. 债务人未向第三人履行债务或者履行不符合约定的,应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
3. 债务人可以基于对债权人的抗辩来对抗第三人。例如,债务人可以因债权人的原因而产生的同时履行抗辩权或不安抗辩权来对抗第三人,而不需要向第三人履行。
1. 由第三人履行的合同中,第三人并没有成为合同的当事人,合同的当事人仍然是原债权人和债务人。如果第三人未履行,债务人应向债权人承担责任。
2. 合同当事人必须经过协商一致同意由第三人向债权人履行债务,至于第三人是否履行,应由债务人和第三人协商解决。
3. 第三人代为履行不能损害债权人的利益。
4. 合同中的债务可以由第三人代为履行,但必须排除那些必须由债务人亲自履行的情况。
1. 债权人应接受第三人的履行。由于债务人已经与债权人约定由第三人履行债务,如果债权人不接受第三人的履行,视为债务人已履行债务而债权人违约。
2. 当第三人违约时,债务人应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因此,第三人代为履行的第三人只是替代债务人履行债务,并不成为合同的当事人。
需要注意的是,由第三人履行与债务承担之间存在明显区别。在债务承担的情况下,第三人成为合同的当事人,债务人转移债务必须经过债权人的同意。此外,债权人可以直接要求第三人承担违约责任,而无需再向原债务人请求民事责任。这些是债务承担与由第三人履行之间的主要区别,不能混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