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4-05-14
信托目的是由委托人提出的,并且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目的。然而,为了设立有效的信托,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信托目的必须合法,这包括信托目的本身的合法性以及为实现信托目的采取的措施的合法性。
委托人提出的信托目的必须是有可能达到或实现的目标。如果一个目的明显无法达到或实现,那么就不能设定信托。
信托目的具有特定性,受托人在履行信托合同过程中不能随意改变信托目的。因此,如果受益人拒绝委托人指定的信托目的,那么就不能设定信托。
信托财产是信托关系的核心。它指的是委托人通过信托行为转移给受托人,并由受托人按照信托合同规定的目的进行管理和处理的财产,包括由财产管理和处理所获得的收益。
在信托关系成立之前,财产的所有权完全属于财产的所有人,所有人对财产享有绝对支配权。然而,一旦信托关系成立,财产所有权就从委托人转移到受托人。受托人作为法律上的信托财产所有人,只能在信托合同规定的信托目的范围内行使权利。因此,受托人实际上是为他人利益而掌握信托财产,这是信托财产的主要特征。
信托财产具有物上代位性,即财产形式上的变换。例如,委托人将房屋信托给受托人,受托人根据信托合同规定将房屋卖给第三方并获得金钱。在这种情况下,信托财产从房屋变成了金钱。受托人根据合同规定用这笔金钱购买有价证券,信托财产又从金钱变成了有价证券。虽然信托财产可能发生多种形式的变换,并且其价值也可能发生增减,但它始终是信托财产,财产权始终属于委托人或受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