赡养纠纷是共同诉讼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赡养 > 赡养纠纷法律知识

赡养纠纷是共同诉讼吗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4-01

 
48637
赡养老人尽管是我们的义务,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在父母年老之后赡养他们,在孩子不愿意赡养自己又没有经济能力的情况下,许多人就会通过法律来解决这起纠纷。那么,赡养纠纷是共同诉讼吗?关注手心律师网,了解更多知识。

赡养纠纷是否属于必要共同诉讼?

非必要共同诉讼。理由如下:

1. 民事诉讼法的“不告不理”原则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诉讼内容和标的由当事人确定,法院无权变更或撤销当事人的诉讼请求。法院只能根据当事人提出的诉讼事实和主张进行审理,对于未起诉的当事人,法院不能随意追加。

2. 民事诉讼法的当事人处分原则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应充分保障当事人的处分权利。处分是指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支配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

3. 赡养义务不是一个共同的义务整体

赡养义务的范围并非是连带的,而是分别对被赡养人的义务。赡养人之间并不存在同一的民事法律关系。

4. 普通共同诉讼和必要共同诉讼

我国法律规定了普通共同诉讼和必要共同诉讼,法院依据职权追加当事人的情形,会出现在必要共同诉讼中。然而,在我国民诉法意见中,对必要共同诉讼中法院依据职权追加当事人的情形做了概括式列举,但并不包括赡养纠纷案件。因此,法院依据职权追加被告缺乏法律依据。

5. 民事诉讼法处理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争议

民事诉讼法是处理平等主体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发生争议的程序法。因此,民事诉讼程序的启动要遵循“不告不理”的司法原则。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不依据职权追加当事人也是尊重当事人处分原则的要求。

6. 赡养义务是法律明文规定的债务

赡养义务应属于每个成年子女对父母应尽的法定债务,是不可分割的债务。虽然各子女具有相同的赡养义务,但彼此赡养义务的履行并不以其他赡养人履行义务为前提。在现实生活和司法实践中,子女在实际履行赡养义务或法院判决子女承担赡养义务时,往往以每个赡养人分担一定数额或比例的被赡养人生活费、医疗费、护理费、粮食等实物方式来实现。本案中,原告在诉状中明确要求两被告按月承担200元的赡养费,也是符合实际要求的。法院只需结合两被告的经济能力以及原告的实际需要做出合理裁判即可。

7. 不追加被告可能更有利于保护被赡养人的利益

由于赡养纠纷发生在血缘、亲缘关系密切的当事人之间,当事人通常都希望避免适用国家法进行裁决。在被赡养人子女较多的情况下,原告原本仅对不履行赡养义务之子女提起诉讼。如果法院依据职权追加履行赡养义务的子女,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或激化家庭矛盾,使正常履行赡养义务的子女不再履行其义务,从而损害被赡养人的利益。

延伸阅读
  1. 赡养纠纷管辖规定
  2. 继父子关系赡养费纠纷
  3. 夫妻扶养费纠纷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4. 夫妻之间的扶养义务有哪些规定
  5. 赡养纠纷答辩状范文

赡养热门知识

  1. 分家协议不能免除子女的赡养义务
  2. 养女是否可以拒绝赡养义务?
  3. 赡养老人和财产处理协议
  4. 生父亲死了私生子有没有义务赡养生父亲的父母
  5. 一、一次性付赡养费的协议的效力问题
  6. 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
  7. 父母离婚子女是否需要给付赡养费
赡养知识导航

婚姻家庭解决方案

  1.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2. 军人无重大过错时的离婚
  3. 父母共同出资,产权登记一方子女名下的房产分割
  4. 离婚时如何分割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财产
  5. 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赔偿,离婚时如何分割
  6. 离婚时如何分割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
  7. 协议离婚后,对财产分割有异议的可以起诉

婚姻家庭合同下载

  1. 销售人员保密协议范本
  2. 股份赠与协议范本
  3.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
  4. 湖南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