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4-05-27
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20条规定,赡养人可以就履行赡养义务签订协议,并征得被赡养人的同意。协议的履行应受到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赡养人所在组织的监督。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6条规定,赡养人有责任妥善安排被赡养人的住房,不得强迫被赡养人迁居条件差的房屋。只要赡养协议是当事人真实意思的表示,合法且公平,并对被赡养人具有法律效力。
1、不得附带条件履行赡养义务。赡养父母是子女的法定义务,不能附加任何条件。例如,赡养人不能以放弃继承权作为免除赡养义务的条件,也不能以父母财产的多少来衡量义务的大小。如果协议中存在此类约定,协议或相关条款将无效。
2、不得处分被赡养人的财产。赡养人之间签订的协议不得涉及被赡养人财产的处分。被赡养人的财产只能由被赡养人自行处理,即使是子女也无权处分,除非得到被赡养人的同意。如果协议中存在此类处分,协议或相关条款将无效。
3、必须征得被赡养人的同意。赡养人之间签订的协议必须得到被赡养人的同意。如果被赡养人已经失去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赡养协议应由赡养人共同签订。
4、无效的“解除父子关系协议”。子女不得以此为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但解除收养关系而解除养父母关系的情况除外。
5、赡养人不履行协议的情况下,被赡养人可以请求家庭成员所在组织、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进行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赡养诉讼没有时效限制且收费较低。如果被赡养人经济困难,还可以申请缓缴或减免诉讼费用。如果老年人需要法律帮助但无力支付律师费用,可以申请法律援助,由律师免费代理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