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8-03
在传统农业社会的父系社会中,财产继承的价值观念认为嫡长子应该继承所有财产。这种观念下,嫡长子也有立嗣的惯例。而嫡长孙继承一切财产的情况,则源自于宗族制度下的代位继承规定。虽然「意定代位继承权」并非传统惯例中的隔代继承,但从法理上是否能够合理解释,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
如果法律的目的是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利,那么继承契约的规定内容可以来自于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和意愿表示。在未发生继承时死亡(配偶)者的权利问题上,我们首先需要讨论的是这一点。在民法上,只要权利符合法律规定,就可以被设立。继承权是根据传统宗族制度,并参照民主平等权利精神设立的期待权利,而不是可以任意处置债权债务关系的权利。只有在发生继承事实时,才可能真正产生权利。
因此,「意定代位继承权」的期待权是否能够在身份关系上成立代位关系,需要考虑的前提是,所涉及的标的必须是可能、合法且确定的。在这里,我们需要重点讨论的是「合法」的问题,因为「意定代位继承」是否需要被继承人的同意,将成为另一个法律问题。处分权的前提是具有法律上的处分权能力,而「意定代位继承」是否可以成为单方意愿表示,也取决于这一前提是否具备。
如果配偶对于夫妻财产制中的财产具有共同所有关系,那么意定继承权就可能具备合法性,当然可以由单方意愿表示并决定。然而,如果仅仅涉及到尊亲属配偶他方的财产,那么意定继承权当然不能任意处分他人的财产。因此,在现行体系和规定下,未发生继承时死亡(配偶)者所做的「意定代位继承」意愿表示,当然必须建立在该尊亲属自身的权利之下。
根据上述讨论,我们得出结论: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个人的财产权利可以成为「意定代位继承」的对象,并成为继承契约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