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3-12-16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1条规定,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则构成虐待。若仅为偶尔一两次争吵中发生打斗,虽然也属于暴力行为,但不符合《婚姻法》所规定的家庭暴力,并且不能仅凭一两次打斗就认定符合离婚的条件。
一方实施暴力行为的原因有多种。其中一些原因可能是因为酗酒导致的,另一些可能是因为生活琐事引发的争吵,还有一些可能是因为另一方存在婚外恋导致的。法院在查明暴力行为引发原因时会考虑实施暴力方行为的诱因。
家庭暴力行为应当是持续性、经常性的才能构成家庭暴力。因此,法院一般会审查家庭暴力的次数或发生的频率。
如果仅仅是轻微的打骂,没有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后果,法院一般不会认定存在家庭暴力。法院通常会参考医院的诊断证明或公安机关有关部门的鉴定结论来判断损害后果是否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