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4-07-15
如果离婚时夫妻双方有共同财产,已经到了清偿期限,那么已经到期的共同债务应该由共同财产来偿还。在共同财产清偿债务后,剩余部分应该由双方进行分割。这种情况下,由于债务已经清偿,共同债务也随之消灭。
如果双方的共同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或者离婚时债务尚未到期,一方或双方不愿意提前清偿债务,那么双方可以协商确定各自应承担的份额。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双方达成的协议只在夫妻双方之间产生效力,对外并不产生效力,除非债权人同意并免除其连带责任。离婚后,对债权人而言,该债务仍然是连带债务,债权人仍然有权向男女双方主张权利。
如果双方无法达成协议,那么由人民法院进行判决。法院应根据双方的经济状况和照顾女方以及直接抚养子女一方的原则,判决双方按一定比例承担债务或者让经济能力较强的一方单独承担债务。对于清偿责任的确定,可以根据当事人与债权人的特殊关系、债权债务关系产生的原因以及其他特殊情况,结合分割共同财产来进行灵活处理。根据审判实践,如果债权人是夫妻一方的近亲属或朋友,可以适当多分割部分共同财产给这一方当事人,并由其单独清偿与近亲属或朋友相关的债务。这样做有利于缓解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矛盾,方便债务的清偿。
夫妻一方在承担共同债务的清偿责任后,有权根据离婚协议或人民法院的法律文书向另一方追偿。离婚后,如果一方清偿超过自己应承担的债务份额,那么他有权向另一方请求偿还,即连带债务人之间的求偿权。